村民当股东年终喜分红
金凤区保伏桥村实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将资产变股权,让农民当股东。临近春节,村里的1956名股东拿到了160万收益分配金,人均可分到818元,这让大伙喜笑颜开,连夸当初定下的好政策——
临近春节,就在不少上班族盘算着自己今年的年终奖的时候,2月2日上午,银川市金凤区保伏桥村1956名村民,已经领上了他们的“年终奖”。当天,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首次为股东发放收益分配金。1956名股东拿到了160万收益分配金,人均可分到818元。
1956名股东领上160万元分红
“俺们一家四口人都分上了股,我和老婆还有儿子是保伏桥的普通股民,每人分股25000元,儿媳妇是后来嫁过来的,算特殊股东,分了11000元的股,四口人下来总共有86000元,这次分红领了3440元。”保伏桥村1队的徐建国告诉记者。
事实上,2014年金凤区保伏桥村刚开始改革时,并不是所有村民都理解。“在不少村民看来,把地一卖,钱一分,吃光分净才干脆,一听说还要改制,心想万一到头来啥也分不上可咋整?”徐建国坦白地说。为此,保伏桥村的村干部在做工作中表示:“咱村地处银川发展的核心区,交通方便,发展机遇大,如果把地都卖了,钱一分,虽然能得到一次性收入,但将来招商引资就难了。如果实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就建立起村民利益的长远保障机制。”理儿越说越明,村民终于形成共识,同意改革。
2月2日,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根据1956名股东股权量化金额,发放了数额不同的分红。最高的能分到奖金7600多元,最少的分配到400多元。拿到奖金的徐建国开心地说:“1月底听说要分红了,没想到从拿到股权证到分红才3个月的时间。看样子还是改成股份制好啊,俺们足不出户每年就可拿到不少的分红利润哩。”
改制建立利益长远保障机制
位于银川市金凤区正源南街的保伏桥村曾是上千人的大村子。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标准的城市社区。据悉,为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产权制度,2014年7月24日,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原金凤区保伏桥村的2107名村民摇身变成了公司股东,这标志着金凤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步伐。
随后,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了《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章程》等,选举产生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选出股东代表47名。同时,银川市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集体资产运营的管理实体。
在实施股改过程中,村民最关心的就是集体资产、资金到底有多少。为此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对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彻底清理。最终,清算出货币资产2800万元,债权800万元,固定资产为村委会一幢3000平米办公楼。确定改制,这股该咋分?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国告诉记者:“按照股东资格确认办法,对普通股东和特殊股东进行了核实登记,共确认普通股东和特殊股东1956人。”
投资确保股东权益不受侵害
2014年10月30日,保伏桥村1956位股东领到《股东股权证》。当然,村民变成股东,成为经营决策的主体,最为关心的自然是公司拿着这笔钱怎么投资、集体资产是否能保值增值?
2014年10月上旬,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将集体资金3208万元转入保伏桥投资有限公司账户。资金到帐后,经董事会成员多方咨询并实地考察,筛选出诚信度较高的银川市联顺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及北环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进行投资,截至目前,共获得投资收益120万元。此外,公司于2015年1月28日将村部办公大楼整栋出租,获得收益40万元。
“在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现在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且运营良好。2015年,公司将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同时,降低各项费用开支,为保伏桥村股东谋得更多利益。”张建国告诉记者。
据悉,截至目前,金凤区农村集体资产账面资金达到5亿元。金凤区政府副区长董建华接受采访时表示:“2015年要全面完成2014年已经推进的9个村的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革工作。通过整个改革,将金凤区总共28个村的集体资产真正盘清、盘活,把它们经营起来、运营起来,让群众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真正获利。”
记者 詹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