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普惠移民抒写幸福样本——翻开闽宁镇建设发展新篇章

18.06.2015  11:33

  民生普惠移民抒写幸福样本

  ——翻开闽宁镇建设发展新篇章系列报道之四

  记者  吴春霖

  文教卫事业,事关民生,尤其对于移民地区来说更加重要。闽宁镇作为全区打造的独具特色的移民样板镇,文教卫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直吸引各方的关注。近年来,永宁县把闽宁镇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作为关心群众疾苦、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突出民生导向,嫁接优质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闽宁镇移民地区群众的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文教卫事业均衡发展。如今的闽宁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稳健发展,文体工作扎实推进,每一位农村孩子都能读上书、读好书,广大移民群众都能看上病、看好病,文化生活也更加充实,全镇正在向小康之路稳步迈进。

   医院“”到家门口移民看病不再难

  对偏远乡村的群众来说,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是迫切的期待。2014年8月,永宁县将三级医院先进的医疗理念和丰富的诊疗经验通过网络传输“嫁接”到闽宁镇卫生院,实行远程会诊,为移民群众搭建便捷的看病就医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你好,医生,片子已经给你传过去了。”6月16日下午,在闽宁镇卫生院,医护人员通过远程会诊网络,与永宁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医生一同分析患者的B超片。村民李丽芳做完B超检查后,卫生院的医生对其某个阴影部位不能确诊,随后将B超片子传到县医院,不到5分钟,县医院的专家就把确认结果传到了卫生院。“有时专家不在卫生院,就通过远程会诊网络就诊,诊断结果几分钟就出来了,就像县医院‘搬’到了家门口。”李丽芳难掩心中喜悦。前来体检的村民刘万福告诉记者,现在一般病症在卫生院就能看,远程会诊既提高了诊疗质量,又节约了时间,还降低了费用,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永宁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刘志刚告诉记者,近年来,县医院不断加大对闽宁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整合县乡医疗资源,目前,卫生院运行状况良好,门诊每日接诊量达150余人次,每年可为闽宁镇及周边群众减少医疗支出5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今年闽宁镇卫生院将通过对口支持和双向转诊的方式,与银川市中医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争取得到产科和妇科方面的技术力量支持。同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实现与自治区人民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与区内外三级甲等医院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教学等。

   文化大院遍地开花移民有了自己的舞台

  看书难、看戏难、娱乐活动少,是前几年闽宁镇移民群众文化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闽宁镇移民对文化活动的渴求十分强烈,随着农村文化大院的遍地开花以及“送戏下乡”等各类惠民演出的开展,移民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看书、读报、健身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昨日,记者来到闽宁镇文化中心,正赶上村里排练秦腔。福宁村秦腔队队长赵红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固定活动的场所,排练、服装、设备都是问题,现在文化大院建起来了,搞活动有地方了,县文化馆还派专业老师指导,而且还建了图书室、棋牌室、活动室、排练厅,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现在娱乐活动丰富多了,一到晚上,大人小孩都来这里看表演、听秦腔。”村民李贵清高兴地说。和他感同身受的还有村民马西亮,记者采访时他正翻看着一本与养殖技术有关的书籍。整个阅览室藏书有1700余册,涵盖农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闽宁镇全镇6个村,除园艺村活动室正在选址外,其它5个村都有了文化活动室,并配备各类活动器材、器具。 

  闽宁镇镇长马跃林告诉记者,这几年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套餐”。全镇有秦腔队3支,社火表演队5支,业余文化骨干有600人,每当节假日、纪念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全镇都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气氛十分热烈。农民运动会、“文化下乡”、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戏、看电影、看书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闽宁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以前这里的教学设施落后,条件简陋,随着闽宁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闽宁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教师配备得到大大提升。闽宁镇中心小学校长马继业说:“目前教师已经达到了120多名,学生共有2700多名。学校还铺设了塑胶跑道,从硬件上让孩子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农村小学。

  家住福宁村的苏建忠告诉记者,他的儿子现在闽宁中学上初二,这几年学校的教学水平、硬件设备一步步提高,教育上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作为闽宁镇目前仅有的一所中学,闽宁中学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每年都有15%的学生考上六盘山高级中学和育才中学,近年来在全国及区市各类知识竞赛中,闽宁中学学生也都有所斩获。

  为了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近年来,永宁县教体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软硬件投入,逐步缩小边远学校与中心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同时银川市优质小学、初中与闽宁镇中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重点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优先选派县级及以上模范(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到闽宁镇中小学任职任教,提高了闽宁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现在闽宁全镇已有8所小学1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93人,教师283人。今年续建的闽宁镇第二中学及第二小学已经开始动工,将进一步促进闽宁镇基础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一项项惠民好政策,一件件暖心的民生举措,圆了闽宁镇移民的一个个幸福心愿,闽宁镇民生建设还将继续阳光普照,广大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必将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