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零》
12.01.2015 10:39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来源: att.nxnews.net
1、 最近萧红大火,几乎她所有的过往都被人挖了出来,人们更多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情史,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些名不见经传、沉寂了许久的男人也跟着一起火了起来,甚至连鲁迅也上了暧昧的黑名单。其实早已心知肚明,萧红这种骤然间的大火背后必然有个巨大的推手,是一场策划好了的预谋,这一切和新上映的影片《黄金时代》不无关联,只是濒临过度的东西最终都会遭到贬抑。影片想来都索然无味,无非是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的故事,说千道万,也不过是男人和女人的事。我想不出导演该如何演绎这些情感过往爱恨纠葛,因为一不小心,难保不落入逐水桃花的窠臼。萧红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再度以几段不堪的情史回归,是这个时代的悲哀。香奈儿很久前就说了:“生活为什么这么复杂?男人嘛,谁没有?”我期望在这个恶俗的时代里,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她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女人苦难的情感历程。
2、 我想,纪念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因为他的思想、观点、智慧以及大部分经历都隐藏在他的作品中————一个从不肯暴露自己的人,是不会有自己的哲学或文学的……
3、 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从他有限的生活经历中悟出很多东西,并触类旁通,绝非事事亲身去体验。如果艺术家只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那只能证明他属于末流。
4、 真正的爱不是做戏和煽情,是润物细无声。
5、 历来亡国之君大都很文艺,比如李煜、隋炀帝、宋徽宗等,惟其文艺,才走上了了不务正业、荒废朝政之路,断送了大好江山。文艺的贪官们则是心画心声总失真,争学安仁拜路尘!
6、 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欲哭不成还强笑, 争对赌书泼茶香。若容雪夜共访戴,一洗古今粉黛愁。
7、 那女人长着一张苦瓜脸,体型像一只肥胖的鹅,伸着长长的脖子,窄溜溜的上身,身后坠着一只磨盘似的大屁股。从后边一眼望去,只看见屁股和脚,腿么,得再看一眼才能发现。
8、 当我能够表达时,正是放下之时,虽然这个过程充满痛苦、艰涩、不舍、但它无疑丰富了生命,让你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回首2014,有些事儿值得不值得都已过去,扫却尘埃、桥路两归,在2015年做最好的自己……
9、 自从儿子上高中后,我一个人费老劲将家里的台式电脑从楼上搬进卧室,腰都快挣断了。信心满满地计划夜深人静时搞创作……可惜搬下来后只打开过一次,听歌!后来又突发奇想买了手提,晚上抱着它倚在床头写东西,多方便啊!购置回来后,麻烦好友装了程序,一切工作准备停当,却依旧未着一字,再后来连机都懒得开。辣子挖苦说:家里到处是你的工作室,就是不见你亮剑!
10、 某人说:你该给自己取个号叫某某居士。我说真居士才不屑于给自己取这个名号呢。
也只有达不到真居士境界、心向往之才会自号为某居士,比如李白叫“青莲居士”、苏轼叫“东坡居士”、秦观叫“淮海居士”、李清照叫“易安居士”等等,并不见得他们就是真居士,而是向往居士那种隐居、闲雅、禅修的精神境界而已。
纵观中国史,宋代士大夫和诗人们取号为某居士的人颇多。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始,就启动了文臣治国的模式,并立下誓言“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人”,严令子孙遵守。除了谋反等重罪外,对文官的处置也相当轻微,即使贬官免职,也依旧保留俸禄。可以说,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宥和厚待程度,中国古今无俩。尽管宋太宗说文官的毛病多的像老鼠洞,堵也堵不完,但也不过分追究,只去除最甚者就行了。
很奇怪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文臣墨客还竟相向往居士的生活,多少有点想不通啊。
其实,这正说明他们已经实现了诸多低层次的需求,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了。一个时代到底具备或达到何种政治文化物质条件,才能令诸多知识分子不再注重外物,而倾心修炼自己的内美呢??有“梅妻鹤子”之誉的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载,宋真宗听说后,特地叮咛地方官每到新年去探访,类似于今天的政府官员逢年过节搞慰问,不过宋真宗确是出自真诚,而现在的政府官员脸上堆着的多是假笑和应付。
可见,在宋那样的年代里,真居士尚且不多,何况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社会价值观几欲崩溃的时代呢?别瞎凑热闹!
12、 有时感觉人生真是毫无意义,想到这,不禁两眼一黑,生活无望……
13、 看萧红传,不知道她是遇人不淑呢,还是缺乏一种驾驭感情和男人的能力,因此结局可悲。李敖曾写过一篇文章,说优秀的女人都有自我毁灭的因子,大意是因为自己太脱俗拔尘了,最后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是耶非耶?
14、 洪晃有些观点比李银河经典多了,所以说啊,这出身即便不是决定眼界和境界的唯一标准,那也是重要条件。人家是真玩真洒真不在乎,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李呢,稍有风吹草动就跳脚,小家子气一览无余。
15、 情书还是朱生豪的好,天生的缠绵。沈从文之情书有稚子无措之感,鲁迅的情书更不能看了……
16、 上次和朋友参加某研修班,内中有位紫黑膛面色的女士,说是某文学院的文学硕士,给我俩每人送了一本她的集子。想着人家是专业搞文学的,与俺们犹如正规与杂牌之别,读心甚切。当年袁宏道深夜读徐文长的《阙编》一书,从椅中跃起,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俺们两人的情形是读之叹之,终掼之。全书唯可读者惟有某先生写的序,清简绵密,真是韵味无尽。想来堪哀。叶嘉莹女士讲解诗词歌赋,上至诗经,下至清词,诸位名家之篇随口诵来,宛若自作。知道她研读了多少年的诗词吗?五十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道理莫不在此。
17、 懂艺术会装饰的人住到哪里都能整出格调情趣来,三毛在贫瘠的撒哈拉沙漠中用棺材板做桌子、废弃的汽车轮胎做成窝式沙发、捡来骆驼头骨做成装饰品,这一切均缘自情趣,与钱无关……
18、 诚实是一种品质,但过于诚实不仅是没脑子的表现,也令人生厌!
19、 无论锦绣还是抹布,都化为旧日时光,而时光流逝,万水千山走遍,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20、 据说林彪满月时,一个颇会相面的人说:今日育容,他日淮阴也。若非杜撰,真乃一语成谶。关于林彪的传说很多,有人研究林彪的面相,称林是狮子回头之相,而周恩来最爱吃的一道菜是红烧狮子头……林最终折戟成沙,看来都是命运之定数。博笑而已。
21、 生活有时就像这杯咖啡:沫子真多!只有撇去浮沫,方能看清本色。
22、 唐德刚曾用一句诗形容年轻时代的胡适:宫娥不识中书令,问是谁家美少年。李宗仁又说他爱惜羽毛,张爱玲见了他,确是如对神明……
近年来,写胡适的文章,长篇累牍,最中肯的莫过于周质平的《光焰不息》和岳南的《南渡北归》。胡适蛰居美国时曾感慨地说:不要以为胡适之在吃自己的饭,我们家乡有句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我几十年的经验,我感觉国家就像青山,青山不在了,就没有饭吃……胡适之思想、人品、气节无不体现着一个“大”字……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12.01.2015 10:39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