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四个宁夏”营造良好理论氛围
编者按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历来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进一步改进创新思想理论建设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而“四大平台”(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是理论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汇集力量深化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抓手。8月13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办全区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刘云山同志在6月23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刘奇葆同志在7月28日推进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结工作、明确任务,引导全区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坚定“三个自信”,为建设“四个宁夏”营造良好理论氛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
现将座谈会上7个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的发言进行摘编刊登,供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提升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水平
宁夏社科院院长 张进海
近年来,宁夏社科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扣自治区中心工作,围绕新型智库建设进行科研转型、围绕优长学科进行理论创新,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新型智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四个宁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中阿合作交流、沿黄经济区战略、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重大现实问题应用对策研究,为自治区党政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创新形式,完善机制。出台《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管理办法》,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在制定研究选题方面,拓宽渠道,优化质量和层次,使选题同党政主要领导关注思考的问题同步同向同力。在课题方向定位方面,注重成果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在保障质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主持人、专家匿名评审等形式,对课题成果质量双重把关。
打造平台,促进转化。建立调研平台,为推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深入发展,先后在各市、乡镇、企业和单位建立了20多个调研基地和调研点;打造成果转化平台。每年通过系列蓝皮书、《宁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报告》等,向“两会”委员、代表和社会各界发布全区年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
加强合作,提升水平。积极与实际部门沟通,拓展研究领域,开展横向课题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重大现实、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经验研究,打造自治区党委、政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新型智库。
深化体制改革,探索新的体制机制。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化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搭建新型智库框架和平台。引入竞争机制,创新选题立项机制,在人、财、物方面重点倾斜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经验项目,改变吃大锅饭的局面。创新科研成果宣传及转化机制,拓展成果发布渠道和机制,不断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完善研究成果呈报制度,建立咨政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深入跟踪、快速应对重大决策。
结合实际,优化在新型智库中的角色定位。形成与其他智库的不同特色,在差异化竞争中发挥影响,从不同角度服务党政决策。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引进高层科研人才;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融入社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提出对策;推动研究人才由学者型向智库型转化,研究重点由学术研究型向决策咨询型转化,从“政策外脑”的角度服务于党政决策咨询。
发挥集体攻关优势,服务党政决策。改变“单兵作战”方式,鼓励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打破研究所和学科界限,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研究团队。重点围绕“四个宁夏”建设、“十三五”规划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沿黄经济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等工作深入开展研究。
发挥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作用,加强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宁夏社科院理论研究中心作用,组织撰写解读文章和理论文章,借助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正确引导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为加快开放宁夏建设营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在宣传引导上发挥主力军作用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沙新
宁报集团作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始终坚持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的方针,高度重视理论宣传阵地建设,解读好中国道路、阐释好宁夏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为推动我区“四大平台”建设贡献力量。
围绕中心,突出宣传报道的广度。将理论宣传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在“常”“长”二字上下工夫。宁夏日报除每周固定刊发一期理论专版,常年在要闻版开设“塞上论坛”栏目外,对一些重要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不惜版面刊发发言摘编。凡遇中央和自治区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及时刊发本报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组织专家学者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解读,同时及时转载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评论员文章和系列述评,对重要的理论文章选择在一版刊发。
理论先行,强化宣传报道的深度。紧密联系中央和自治区的重大决策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提前介入报道,从理论入手,从实践破题,直面社会关注的焦点,切入敏感问题的核心,帮助人们解疑释惑,以达到澄清事件真相,形成思想共识之目的。一是以“快”取胜。对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在刊发新闻稿的同时配发评论员文章或短评、述评。有时在事件刚露出端倪,网络尚未形成声势时,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引导舆论良性发展。二是以“众”取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办报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各界发声、统一引导的态势。三是以“理”取胜。进一步增加短评、时评数量,对公众进行积极、友善、生动的引导,提升理论宣传的可读性,切实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干劲的作用。
形式多样,提升宣传报道的厚度。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各报刊网的微博、微信和宁夏新闻网,集纳推出文字、图表、漫画、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报道,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全国和自治区两会、中阿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策划推出的报告解读、专家访谈等栏目,用简单生动的网言网语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使重大理论问题迅速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围绕网民关注的内容,开展在线访谈、微访谈、微互动等活动,搭建起官方舆论和民间舆论相互交流的桥梁。
下一阶段,我们将努力加强理论阵地建设,拓宽理论宣传渠道,加大理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高度重视,靠前指挥。把重大理论宣传工作作为集团党委和编委会重点工作之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发挥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安排部署各个阶段重点理论宣传报道工作。对策划、组织、采写、编辑的理论文章严格把关,确保理论宣传导向正确。
增加数量,提升质量。宁夏日报将进一步调整版面结构,增加理论版的刊发频次,就一些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表明党报态度,发出党报声音,树立党报威信。进一步提升理论稿件的可读性,要减少那些语言生硬、简单说教的大块头理论文章,大量增加语言生动、文字活泼、贴近性强的短评和述评。
创新形式,多元发展。利用宁夏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宁夏新闻网、各系列报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的优势,加强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理论宣传的互动性,邀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走进编辑部、演播室,尽可能将理论问题与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宣传接地气、接人气。
提升理论宣讲工作水平
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团长 郝彤
理论宣讲工作,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四大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习掌握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回答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创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学习、研究、掌握立足我国实践、联系宁夏发展实际,关注我区改革发展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这种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在理论宣讲中就要学习掌握用这种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引导干部和群众,通过理论宣讲,使理论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更好地转化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思路,转化为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通过宣讲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近年来,全区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好地实践和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张旗鼓地开展理论宣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这种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中,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福利的理论。只有这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提高思想理论的通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善于使用人民群众易懂的语言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的通俗化。首先,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大众语言和形式,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次,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意识地打造一批有特色和有影响的专题报告会、专题电视片、主题教育,通过歌曲、舞蹈、书画等宣传方式,使深奥的理论简单化,容易被群众接受。第三,挑选一些理论功底深厚、表达能力强的社科理论专家,组成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进寺院,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回答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讲透、讲实、讲活,使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充分发挥和综合运用多种大众传媒,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文字、图片、动漫、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大众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