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试图改变什么
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很多人都开始拿起计算器,算算自己还要工作多少年,能拿几年的养老金。不过,让我们回归到话题的本质,延迟退休到底试图改变什么呢?
正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言,现在的退休年龄,是建国初期制定的,时间跨越60年。在这60年间,我国人均寿命增长39.5岁。如果以平均寿命较长的上海市来倒推,现在上海市市民的平均寿命已超过82岁,而60年前最多不会超过50岁。
在平均寿命不足50岁的时候,退休年龄是60岁,而在平均寿命在80岁的时候,退休年龄同样是60岁。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最终决定了退休年龄的设定。
但一刀切地改变退休年龄,一定是科学的吗?其实,哪怕是在10年前,所谓退休的红线,无非也只是领取养老金意义上的。在民间,大量的所谓“提前退休”、“退休返聘”,已活跃了不止10年,而这些动态调整的“退休年龄”,其实就是在弥补劳动力上不同的需求。
甚至可以说,我们在这里急赤白脸地讨论是不是该延长退休,或许只是一个杞人忧天的话题。因为只要你的劳动力仍然具有议价能力,你还不愿意在家闲着,延不延迟退休,你都会工作。而如果你身体孱弱,一身是病,无论你延不延迟退休,你都会在家养病。这都是一个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力市场里,你应该得到的机会和待遇。
其实,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不仅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都在进入某种养老焦虑当中,延迟退休政策就是这种焦虑的反应,倘若我们的人口政策没有这么大的惯性,这种焦虑恐怕还会延迟10年产生。
不过,既然必须要面对老龄化,我们就不能一招鲜。一方面要调整退休年龄,另外一方面还要让年轻人有上升通道,更要让法律保障劳动权利的能力提高,让年轻人有更大的能力养活更多的老年人,这样两头使劲,才能让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皇甫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