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来西藏四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去年8月,中央召开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工作的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举措。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78年年底西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廉湘民说,和平解放65年来,西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从传统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变成了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跟上了世界历史前进的步伐。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去年8月,中央召开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工作的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举措。廉湘民和格桑卓玛表示,作为长期跟踪研究西藏发展的学者,完全相信西藏的明天会更好。
透过数据看西藏发展
以人口数量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为例,廉湘民向记者们详细阐明西藏社会的巨变:西藏人口从和平解放时的100万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318万;人均预期寿命从当时的35岁延长到68岁。
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为例,格桑卓玛介绍了西藏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平解放之初,西藏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一亿多元人民币,而2015年最新数据表明西藏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一千亿元人民币;西藏普通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现在已达八千元人民币以上。
从教育角度,格桑卓玛用数据向与会者介绍了西藏的改变:西藏是全国各省市区里第一个实行15年义务教育的地区;西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8.8年;65年前,西藏90%以上的人口相当于文盲,而现在当地青壮年的文盲率已降至0.52%。
各项数据今昔相比,充分说明了西藏的改变。众所周知,西藏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令人赞叹。
记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共有来自境内外58家媒体记者出席本期“新闻茶座”。其中外国媒体记者和驻华使馆外交官分别来自美国、比利时、俄罗斯、马其顿、日本、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埃及、苏丹、加纳、尼日尔、马拉维等33个国家。
香港中评社、国际台记者:西藏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发挥区域优势?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如何鼓励和支持西藏与南亚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
专家: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要把西藏作为我国对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这是国家对西藏的定位。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口岸建设,如樟木、亚东、普兰、日屋和吉隆等口岸;二是大力发展交通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西藏的对外开放离不开南亚各国的积极配合,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实现双赢。
凤凰卫视记者:如何看待达赖喇嘛近期频繁的窜访活动?
专家:十四世达赖从1959年离开西藏后一直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近年其活动有增无减。特别是2011年达赖宣布“政治退休”后,频繁进行所谓的“宗教访问”。从其言行来看,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喇嘛,或者是说“政客”。作为藏学研究者,希望十四世达赖能尽早回归1959年以前的政治立场,回到西藏人民的立场上来。
中国网记者:西藏快速发展的经济支撑是什么?
专家:西藏是高海拔、生存环境较恶劣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我们探索出一条符合西藏地区发展道路,即“中央关心,全国支援,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其中中央投资又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因素。
澳亚卫视记者:如何平衡西藏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专家:无论是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还是自治区的具体措施,都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中央政府制定西藏发展战略时是非常慎重的。目前,各级政府已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环境监控措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在充分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安全”在西藏处于最重要地位,这里没有之一,而是最重要的。
日本东京新闻记者: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采取哪些政策和措施,以保障藏语言在教育机构的运用?
专家:西藏有专门的藏语文指导委员会,用以指导各单位使用藏文。西藏当地文件的下达,甚至是“两会”的文件都是藏汉双语。我们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各民族区域自治区要使用双语。一方面使用汉语,这个汉语不是作为汉族的语言来使用,而是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使用;另一方面,当地自治民族自己的语言也是法定使用的语言。西藏从小学开始就进行汉藏双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