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宁夏两会市长访谈
编者按
自治区“两会”期间,本报记者专访了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市长,五市市长就各地区域特征,畅谈了特色优势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描绘了各地未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前景。
建设“四个宁夏”,首府要当“领头羊”
——专访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马力
今年宁夏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8%,作为首府,银川的发展目标如何?新的一年又将有哪些发展举措?1月21日,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马力接受采访时说,今年银川将经济增速定为10%左右。银川作为自治区首府,争取在“四个宁夏”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为全区发展多作贡献。
马力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自治区重点实施40个大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其中银川市本级13个项目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计划投资236亿元。银川市今年初步确定实施项目1100个,力争完成投资1600亿元以上,重点加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生态纺织园与宁东基地、银川科技园与IBI育成中心等园区联动发展,实施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财政增收为核心的“西夏突破”工程。通过加快发展“轻新高”(轻资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推动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
马力介绍,在加大改革力度方面,今年银川市将针对影响“两优”环境的突出问题,继续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主要是把环境营造好,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重点清理规范前置审批条件和中介服务收费项目,解决好企业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完善市民大厅及行政审批功能和运行机制,打造现代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局一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成事”。同时,着力在政府支持企业方式、向社会购买服务、金融创新、国企、农村产权等方面推进改革,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外,做好民生和环境的文章。去年,自治区将74.4%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银川市用于民生的支出12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近80%,将226户困难环卫职工纳入住房保障、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民生实事深受群众欢迎。今年,银川市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继续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政府改善民生、为民解忧的重要抓手,办好银新干沟等城市“龙须沟”环境综合整治、改造老旧小区50万平方米、提高特困人员救助标准等10件民生实事,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及“菜篮子”等重点民生工作,打造教育、医疗国际化品牌,让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环境是我区最大的要素资本和竞争优势。今年,银川将落实好全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定位,树立大银川都市区理念,自觉把银川的发展放在全宁夏、大都市区的大环境来规划布局,突出核心带动和产城一体、生态化的理念。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专访自治区人大代表、石嘴山市市长王永耀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即将实施,这将对石嘴山市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有所限制,石嘴山市对此如何破题?1月20日,自治区人大代表、石嘴山市市长王永耀接受了记者采访。
王永耀说,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石嘴山市抢抓国家批复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治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1+3实施方案机遇,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石嘴山市将实施四个专项行动。
节能降耗专项行动。到2017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650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GDP能耗控制在2.7吨标准煤以内,比2013年累计下降17%。限制新建、扩建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产能,遏制能耗增长。重点限制铁合金、电石产能,放缓其它能耗高的产能,遏制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快增长的趋势。加快发展低能耗产业,稀释能耗。通过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等低能耗产业,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7%左右。淘汰落后产能,腾出能耗空间。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降低单位能耗。
污染减排专项行动。到2017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到1.91万吨、0.27万吨、8.48万吨、7.49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75%。今后,石嘴山市将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把好项目审批关口,把环评要求落到实处,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5项指标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区域增减平衡的原则,严格新增污染物项目的审批管理,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
工业节水专项行动。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系统推进工业节水。大力推进老企业的节水改造,新上工业企业要求一律采取节水工艺,重点抓好发电、化工、冶金、建材等耗水行业的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到2015年和2017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在的65%分别提高至70%、7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3年的63立方米下降至45立方米;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由73.7%提高到75%,工业用水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到2017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同期全国平均标准以下,工业用水效率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国内同类地区先进水平。
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2015年,电石产能控制在300.8万吨,铁合金产能控制在166万吨,焦炭产能控制在420万吨,水泥产能控制在390万吨,钢铁产能控制在480万吨;2017年,电石产能控制在272万吨,铁合金产能控制在150万吨,焦炭产能控制在400万吨,水泥产能控制在390万吨,钢铁产能控制在420万吨。到2017年底前,淘汰16500KVA以下的电石炉,12500KVA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共淘汰落后产能145万吨,减少能源消耗137万吨标准煤。
吴忠清真产业要走品牌之路
——专访自治区人大代表、吴忠市市长白尚成
吴忠市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被誉为“中国回族之乡”。凭此优势,去年吴忠市清真产业产值达到180亿元。今年,该市又设定了更高的目标:2015年力争突破200亿元。宏伟目标如何实现?昨日,记者专访了自治区人大代表、吴忠市市长白尚成。
“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是一项综合性强、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的产业,也是国际公认的增长快速、前景广阔的一项新兴产业。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吴忠市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其中,清真产业就是吴忠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白尚成介绍,通过5年左右时间,吴忠市将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树立“买全球、卖全球”理念,抢抓国家建设“一路一带”战略机遇,依托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清真食品基地、中国清真美食之乡、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4个“国字号”品牌优势,着力打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
着力打造清真产业集群。吴忠市将围绕建设国家级清真产业园,辐射带动青铜峡嘉宝工业园区等一批以清真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园区建设步伐,整体推进园区建设,促进清真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今年,吴忠市计划实施清真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68.6亿元。
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吴忠拥有清真这一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然而在全国叫得响、实力强的清真企业、清真品牌却不多。清真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和缺少龙头企业是阻碍吴忠清真产业分享国内、国际市场“大蛋糕”的原因。下一步,吴忠市将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强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轻工联合会及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鼓励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主动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吴忠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清真餐饮企业走出去发展连锁经营。同时,创建统一标准的“吴忠清真”标识,严格使用,扩大“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的影响力。
“清真认证是清真食品走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通行证。要想让吴忠乃至全区的清真产品走出去,且一路走稳、走远,必须加快清真认证标准的建设。”白尚成表示,国家民委已经批准在宁夏成立全国唯一的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这为吴忠与阿拉伯国家在清真产业上的交流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此,吴忠将以建设国际清真产业检测认证中心为目标,在与甘肃、青海、陕西、云南等省实现清真食品认证标准地方联盟的基础上,扩大联盟范围,争取出台国家认证标准,让吴忠的认证标准成为全国的标准,形成既要卖产品还要卖标准的良好态势。同时,借助中阿博览会、中国回商大会等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找准切入点,与有影响力的穆斯林国家进行对接,达成认证标准互认,促进吴忠清真产业的快速发展。
巧借东风 做大马铃薯产业
——专访自治区人大代表、固原市市长马汉成
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战略,固原是马铃薯的主产区,固原市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进行规划发展?1月20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大代表、固原市市长马汉成。
马汉成介绍,由于历史及地理因素,马铃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固原地区的主粮,扮演着宜粮宜菜的角色。多年来,固原市在粮食总产量中将马铃薯折主粮计算,每5公斤马铃薯折1公斤主粮,维持了粮食生产安全和总产量的稳定。2002年以来,自治区将马铃薯种植作为宁夏五大主导产业纳入发展规划,多措并举积极扶持,给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4年固原市完成马铃薯播种面积200.1万亩,总产值18.1亿元,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元;全市粮食总产量84.76万吨,其中马铃薯占粮食总产量的54%。按照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紧平衡”的标准(包括口粮、饲用、工业用粮),固原市目前总人口约154万,人均有粮550公斤,粮食生产在安全范围内能够保障自给,其中马铃薯的贡献巨大。
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后又一主粮。那么固原将怎么做呢?
马汉成说,固原市作为宁夏马铃薯的主产区,要抢抓这一战略机遇,争取国家将固原市马铃薯作为主粮纳入粮食直补,给予更多的政策、项目支持,提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生产的积极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和效益,保障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马铃薯主粮化,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多优惠政策和项目扶持,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马铃薯种薯的积极性,为固原市马铃薯产业转化升级奠定基础。
马汉成表示,今后,固原市将高起点谋划、高质量编制《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在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以建设西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固原市将实施百万亩马铃薯抗旱增产示范工程,集中打造马铃薯产业集群和“六盘山”农产品品牌。
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其中马铃薯抗旱增产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建立10个万亩马铃薯标准化抗旱增产示范点。建立10个万亩马铃薯种薯扩繁示范基地,种薯繁育面积达到28万亩,繁育原原种1.6亿粒。到“十三五”末,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90万亩,种薯繁育面积达到30万亩,把固原市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原料供应基地和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在种植布局上,建立以西吉县、原州区为核心,辐射全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马铃薯产业带。同时,强化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打造“六盘山”种薯、鲜薯、淀粉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全市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提质增效。
让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和幸福产业
——专访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卫市市长万新恒
一部《爸爸去哪儿》让中卫旅游火爆全国。去年,沙坡头景区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呈现井喷增长态势,分别增长37.1%和42%,金沙岛的旅游收入也增加好几倍。自治区“两会”期间,记者就今年中卫市旅游发展规划,专访了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卫市市长万新恒。
优先发展战略 推进旅游业大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中卫旅游正逐步彰显‘沙漠水城’的独特魅力。”万新恒介绍,“沙漠之魅、大河之舞、丝路之魂、党项之根、生态之秀、城市之美”是中卫旅游的典型特点。通过30年的发展,中卫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近些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营体制不断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这些背景下,中卫市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优先发展”战略。目前,中卫市正在以“城旅一体化、城市景区化”为发展理念,以“宜居、休闲、生态美”为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的城市品牌。
“中卫襟河依沙,大漠、黄河、高山、绿洲、平原和谐并存,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禀赋和垄断性旅游资源,还享有联合国全球环保500佳、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等殊荣。”万新恒告诉记者,中卫市紧紧抓住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率先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产业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在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设立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逐年递增,专项用于支持旅游产业示范区重点项目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宣传等;探索发行旅游建投债券7亿元,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参与中卫旅游投资和管理,增强中卫旅游投融资能力,积极推动沙坡头旅游景区上市;在税收上实行三免三减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旅游产业;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工作大会,对在旅游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建设、客源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奖励,树立全社会重视旅游、支持旅游的浓厚氛围,打造全国一流的“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
“中卫正以大开放、大开发的格局,大招商,招大商,欢迎有志之士来中卫投资置业、投智兴旅。”万新恒表示,作为国务院设立的沿黄经济区“U”型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卫以全新的视野,从旅游的自身优势、竞争环境、发展趋势等动态变化出发,提出了打造宁夏旅游示范区、国际化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和西部地区独具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城市的“三大目标”。通过大力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旅游由随意开发向规划引导转变、资源战略向品牌战略转变、景区时代向目的地城市转变、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力争到2016年,全市年接待游客量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亿元,占全市GDP的12%左右,旅游产业链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0%左右,旅游从业人数占区域从业人数的12%左右,真正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中卫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