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释放新动能 努力实现新突破
——写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
走进新时代,展现新气象,书写新篇章!
扎根改革开放的前沿沃土,乘着文化产业向着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蓬勃发展、提质增效的东风,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10日至14日在鹏城举行。由文化和旅游部轮值主办的本届深圳文博会有哪些亮点、特色?引领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下一步将有哪些政策、举措?对此,本报记者对有关方面进行了采访。
紧扣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示范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
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一届展会,今年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办好本届深圳文博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本届展会的轮值主办工作,在中宣部的指导下,从展会总体方案策划、展览内容设计、招商招展、配套活动安排、协助展会海外宣传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展会筹备和举办工作,同时还专门安排了文创精品展、内地与港澳文化产业合作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论坛、文化产业专项债券及产业基金融资对接交流活动等多项主题活动。
总体来看,本届展会呈现出以下特色、亮点:
一是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展现国家级展会的责任与担当。本届深圳文博会紧扣这一主题、主线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博览交易内容和配套活动;组织更多龙头文化企业和机构参展,引领带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带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全国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强化对展品、布展和各类活动的管理,营造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高端展会氛围。
二是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招展力度,组织40个国家、地区参展“一带一路·国际馆”,突出国家展团的文化特色;更加注重双向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为重点,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参展推介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与产品,鼓励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和加强文化贸易;配套举办文化贸易合作洽谈、文化项目展演、签约等主题活动。
三是坚持以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引导大众文化消费需求,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将原“时尚文化馆”变更为“时尚设计馆”,重点展示现代、时尚和创意设计精品,突出设计元素在时尚产业中的应用,充分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和市场价值创新;原“文化科技馆”变身为“数字文化馆”,全方位展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重点展示“双创”环境下的新型创业创新成果。
四是进一步提升质量型、内涵式办展水平,提升文博会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作用。本届展会继续坚持走质量型、内涵式的转型升级之路,为办成一届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文博会,有关部门组织举办权威发布会、高端研讨会等配套活动,体现对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优化、提升展商结构、质量,招展工作坚持以内容和交易为导向,更加注重参展企业和产品的文化内涵、档次品质;进一步完善展会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和专业服务体系。
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时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是政府调控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推动出台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目前,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基本形成规划引导、项目带动、财税激励、金融支持、服务支撑等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据介绍,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抓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和已出台政策的督查落实工作,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研究,准确把握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加大与相关经济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出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
二是加强对已经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已有各项政策落地,使各项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真正惠及文化企业。
三是依托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促进法起草工作机制,加快制定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以深圳文博会为代表的文化展会是拉动文化消费的重要平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部署,2016年4月,原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先后确定了第一批两次45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据了解,两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注重加强对试点城市的督促检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评估,做好文化消费数据监测,促进试点成果共享,加强宣传推广。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采取消费者直接补贴模式、举办消费季和节庆展会等综合性惠民活动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创新公共服务和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45个试点城市共有超过3亿人次享受到了相应优惠,满足了人民群众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累计文化消费超过900亿元,推动了所在区域文化消费的持续增长,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继续推进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扩大文化消费规模,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提炼促进文化消费的有效模式。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有效模式,加强对有效模式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促进试点成果共享,并对试点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显著的城市予以适当资金奖励,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提前谋划下一步工作方案。研究进一步推进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工作的具体举措,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召开促进文化消费工作总结会,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部署推进下一步促进文化消费工作。
三是探索创新促进文化消费工作方式。适时扩大试点范围,指导和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促进文化消费工作。探索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
建设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促进文化产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效应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也要看到,文化产业园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文化内涵不足、缺乏特色、管理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据悉,文化和旅游部将按照“一手抓建设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科学规划、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推动园区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融合。
二是完善服务平台,实施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园区建设专业运营机构和服务平台。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完善命名标准、评价体系等管理制度,加强对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引导。
四是优化政策保障,积极协调争取相关部门对园区建设的政策支持,探索运用产业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投资运营园区。
五是做好示范引领,进一步总结提炼、宣传推广国家级园区建设中好的案例、经验、做法,带动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以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为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文化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意见》精神,稳步推进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制定细化落实和配套文件,原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制定出台重点任务落实方案,明确任务分工,逐条推动落实。各地印发实施意见,强化了政策保障。
二是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确定154家副省级以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为试点单位,在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组织开展专项资金扶持,加强政策宣传。编印《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案例集》,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创新开发意识和经营水平。
四是搭建展示推介平台,结合重点文化产业展会,加强展示推介,并借助对外文化活动、展会和平台,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美国、泰国等国家开展海外展示推介。
在利好政策带动下,优秀传统文化依托特色文创产品活了起来,吸引观众和游客将其带回家,实现了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了文化消费升级、培育了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市场、现代生活的传承发展能力,形成了一批影响力突出的文创品牌。
据介绍,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深入贯彻《意见》,稳步推进试点,实施“百馆百企对接计划”,组织骨干文化企业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对接合作,搭平台、建桥梁、拓空间、集众智、汇众力,用现代创意设计和产业运营进一步激活馆藏文化资源,促进文创产品开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助力文创产品进一步传开来,培育文创产品开发新业态,不断开创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新局面。(记者 王连文)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