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回族民间乐器走出深闺

31.12.2014  23:00

  同心回族艺人制作的民间乐器,如牛头、似小羊,喜欢镶嵌当地民俗艺术图案、线条,雕刻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征。由于它们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在同心回族中世代相传。在最流行的时候,有些回族乡村无论是俊俏姑娘还是耄耋老人,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青年则是吹咪咪、哇呜的好手,有句回乡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

  同心回族民间乐器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回族乐器“把式”可以用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它乐器难以胜任的华彩乐章。

  同心民间乐器之首——口弦,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是回族妇女自娱自乐的小乐器。记者了解到,该县回族妇女由于信仰的原因,性格普遍内敛。在旧社会,口弦就成了她们表达心愿的工具。解放后口弦则成为妇女们在劳动之余传情达意、斗嘴开心的自娱乐器。时至今日,当地回族姑娘制作的口弦多以竹口弦为主,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演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声音。

  同心县文学协会主席马占祥向记者介绍,同心老艺人黑有遵、杨百虎制作和经营口弦已有50余年历史。他们的作品曾被自治区歌舞团、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收藏。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同心口弦艺人丁生林、马彦芳被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确定为口弦制作传承人,马芳华被确定为口弦弹奏传承人,这对口弦的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同心还有一种回族群众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埙,俗称“哇呜”或“泥箫”,系古乐器“埙”在当地的演变。“黄胶泥,捏窝窝,你一个,我一个,又吹曲,又吹歌,吹烂一个捏一个”的童谣,至今流传在同心。此外,乐器“咪咪”也在同心流传很广,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代表:一种是用燕麦秆或其他植物的秸秆制作的,像竖笛,不开孔、无簧哨,吹奏时用手捂住含在口中,靠喉部挤压气息振动发音,多为儿童玩耍时的自娱乐器;一种用植物叶片夹在瓦片中间,吹奏时通过口腔气流的冲击回旋发音。叶片多采用柳树叶或糜子叶,善吹者能吹奏各种曲调。

  同心县文化、财政等部门为保护民族音乐,不仅在生活待遇上给予民间乐器传人关心,还按照产业化标准帮助其扩大乐器制作和经营规模。据悉,该县民间乐器传人现存规模达到200余人,有10余名民间乐器经销商活跃在中东地区,实现了同心回族民间乐器“卖中东”,年均产值过千万元,从事这一产业的艺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记者 苏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