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中迷了路可能性大 珍稀火烈鸟首次落脚宁夏
资料图片
近日,低危物种火烈鸟落脚固原清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世界珍稀鸟类,火烈鸟的迁徙线路里并没有宁夏,那它们为何会出现在固原?这些年,还有哪些珍稀鸟类落脚宁夏呢?
火烈鸟这次绕的弯挺大
对于火烈鸟现身固原,此前有媒体向宁夏生命科学院张大治老师求证,得到的说法是从俄罗斯迁徙至印度,途经宁夏固原。12月7日,记者采访了宁夏森防总站,他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该站疫源疫病科工作人员表示,火烈鸟在宁夏非常少见,目前他们还没有监测到,“火烈鸟就是红鹳,确实很少见。”对于火烈鸟现身固原,工作人员解释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迷鸟,和大部队走散,迷失了方向,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二是有人放生。
据该站工作人员介绍,火烈鸟的迁徙路线为东非线路,范围包括非洲、中东、新疆等地,“第一次发现火烈鸟并不能说明什么,应该算是特例,如果明年春天它们又来了,而且后面四五年连续出现,那可以说和气候、环境有关,甚至说它们的路线在东移,不过它们这次绕的弯挺大。”
宁夏不乏珍稀鸟类
近年来,随着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提档升级,群众爱鸟、护鸟意识增强,在银川乃至宁夏境内发现珍稀鸟类的消息屡见报端,比如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等一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等二级保护鸟类。
今年3月初,一批从云南出发,准备回到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先头部队率先抵达银川,在燕鸽湖歇脚,作为继续北上的中转站。一个多月后,陆续有近千只红嘴鸥汇聚燕鸽湖,这样的情景并不多见,很快引起市民和鸟类爱好者的围观。据悉,红嘴鸥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低危物种。
除了红嘴鸥,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大鸨、小鸨等的迁徙线路也涵盖宁夏,“中华秋沙鸭也有档案记录,但是我们还没有监控到。”宁夏森防总站疫源疫病科工作人员表示。此说法也得到了银川市湿地办鸟类专家王筱平的证实,“中华秋沙鸭是濒危物种,只是听说在沙湖出现过,但从来没有亲眼见到。”
王筱平介绍,前些年,在六盘山、贺兰山等地都能见到大鸨,“我们动物园还收过受伤的大鸨,但近10年没有看到了。”
“2012年,在做资源调查时,拍到了黑鹳,这是我们第一次用相机拍到,之后每年都能见到。”市湿地办一名工作人员说,曾经最多一次发现了近60只的黑鹳集群,非常罕见。“2014年2月,我在黄沙古渡亲自拍到了一只大型猛禽,经专家辨认,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尾海雕。”
两条迁徙线路在宁重叠
在宁夏,候鸟的迁徙路线一般有两条:一是东亚-澳大利亚路线,另外一条是西亚-印度路线,宁夏正好是这两条路线的重叠区。
王筱平说,“黑鹳、白尾海雕这些鸟,目前主要是沿东线往南飞,但有的还会横向移动,途经甘肃、内蒙古、沿海地区或者东北,最后抵达澳大利亚过冬。”
据了解,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我国境内。其中西部迁徙路线为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
宁夏森防总站疫源疫病科工作人员说,随着全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许多候鸟选择在宁夏停留,有的时间长达一两个月。
■相关新闻
改善湿地环境留住鸟
候鸟的聚集,离不开湿地环境的改善升级。近些年来,我市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迎来、留住了不少鸟儿。
目前,银川市共有鸟类23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金雕、小鸨、大鸨和中华秋沙鸭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琵鹭等19种。“鸟类的增多,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王筱平说。
据了解,全市现有湿地面积5.31万公顷,共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就有20多个。目前,我市已有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鹤泉湖和宝湖5处国家级湿地。
除了天然的条件优越,银川市也积极在为鸟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每年冬季,由于气温低,湖泊、湿地等被冰冻,鸟儿觅食变得很困难。“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工作人员给野外鸟儿投食,比如谷类、小麦、玉米,还有一些小鱼小虾和肉末等,大约2万公斤。”王筱平介绍。 本报记者马高树
本报记者 马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