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工焦艳庆:人在路上路在心上
焦艳庆今年38岁,21岁那年,他从部队复员后进入银川市公路管理处,成为了一名道路养护工人。
焦艳庆进入银川市公路管理处不久后,就到了高家闸公路站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2003年雨季,高家闸附近发生了山洪,我当时特别惊讶,还想着‘西北地区竟然也能遇到山洪?’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洪水。”
焦艳庆还记得,发了山洪后,新小公路和滚苏岩画公路被堵住的地方至少有6处。为了尽快清除路面上的障碍物,公路站先用装载机把大块障碍物推走,然后剩下的杂物就由焦艳庆和同事们用铁锹将其铲走。为保证出行,公路站的人员昼夜不分地工作,甚至连中午饭都在路上吃。大概一个多星期之后,路面被清理完毕,公路恢复了通行。
提起那段日子,焦艳庆笑着说道:“进入这行,干着这份工作,感觉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焦艳庆非常感谢那段当兵的日子,因为这让他拥有了这些品质。焦艳庆家住在南门附近,刚开始工作时,他只能骑着摩托车到公路站,耗时大约30分钟。“那时候公路站附近比较荒凉,一眼望去全是土地,有的同事在小口子上班,光骑车就要一两个小时。”2005年,公路管理处为工作人员们配上了养护用车,这才让他们上班更方便。而且如今的公路站周围都有村落,条件也好了不少。“公路站上也有楼房了,干净了许多。”
从2001年进入银川市公路管理处至今,焦艳庆待过5个公路站,而公路管理处总共有7个站点。2010年,焦艳庆来到滨河公路站工作。当时,滨河公路站才刚刚成立,最初只有2名正式员工,后来才陆陆续续从附近的村庄雇佣了6名养护工人。
滨河大道是黄河冰凌易发路段,每逢冬季黄河水漫上路面就容易造成冰凌,到了汛期,为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焦艳庆多次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上路巡查,遇到下雨有危及到行车安全的情况,马上带领职工进行公路抢险。
在公路管理处近18年的工作经验中,最让焦艳庆感触深刻的,就是路面修补技术的进步。“刚上班的时候,如果在沥青路面发现坑洞,就要自己熬沥青、灌石子,把沥青装到壶里面,看见缝隙就倒进去。”而且那个时候,即使是路面上的一条小缝隙,也需要两三个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养护材料不断进步,如今,公路上有些细小的缝隙,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修补。“小缝用灌缝胶就可以填补。相比以前,更加环保、污染小,而且修补好的路面更加美观和平整。”如今,焦艳庆可以用路面灌缝机、开槽机等先进设备修补路面病害,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近18年的工作中,因为勤恳地工作,焦艳庆获得了不少荣誉,而这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因为道路养护工作的特殊性,天气越热越忙,但家人都很理解、而且尊重他的职业。焦艳庆向记者说道:“从小我就觉得,架桥修路是件大善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做善事。”
记者 闫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