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链接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宁夏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① ② ③
农民“三块地”改革意义重大 农村土地改革不能一哄而起
“三权分离”带给农民什么实惠 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当宁夏提出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时,人们把更多目光凝聚到农村改革上。今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我区农村改革的号角。近一年来,我区按照“稳步推进释放活力”的思路,全力推进一场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全面激发农村生产活力的改革之路。
明晰产权打好改革之基
只有产权稳定,才有可能推进农村改革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土地确权意味着土地经营权归我,我可以放心把土地租出去,不用再担心被收回或被别人占用。”
说这话的,是平罗县姚伏镇农民杨生美。
12月5日,杨生美拿着自家的土地承包经营证来到平罗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登记。“我拿7亩地做抵押,从银行贷款5万元。这两天化肥种子价格还行,我想早点买好为春耕备上”。在杨生美眼中,手中红色的土地证“有用得很”。“过去在银行贷款要找几家担保人,在这里登记后,回去就可以从银行抵押贷款,还能享受低息。”
作为2011年被确定的国家首批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3年来,平罗县在改革“试验田”里努力探索。“我们明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等权属,建立起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退出补偿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向依法有序转变、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中心运行以来,累计为农户发放7000余笔抵押贷款,金额达3.02亿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说。
2013年起,我区在总结“平罗经验”基础上,在全区22个县(区)选择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107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先后完成5.5万户农户、80.45万亩承包地的确权登记。
今年,我区又在全区范围内展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目前,已有204个乡镇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面积972.8万亩。
让土地活起来 让农民富起来
12月7日,记者在平罗县黄渠桥镇通润村见到了金茂源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任剑。任剑有文化懂技术,以往面对家中仅有的11亩承包地,他觉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2012年起,他逐步流转周围群众的土地,如今,已建起1770亩的家庭农场。“现在土地确权,经营更有保障,自己投入也更放心了”。在自家的农场里,任剑绘制着自己的梦想:“我想通过几年努力,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打造种、养、加一体的产业链,那样效益会好得多”。
银川市金凤区农技干部王金燕联合良田镇6个村的种植大户、农民技术员等成立鼎峰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日光温室,每个棚年收入近3万元,比以前种小麦收益高出几倍。
青铜峡市种粮大户包立新,流转土地发展稻田蟹,土地效益翻了近一番。
在固原,昔日一家几十亩山地的农业生产格局被打破,大型龙头企业有序流转土地,建起一片片集中连片的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山坡地焕发了新生机……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促进了土地向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会管理的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及合作组织集中,聚合技术、机械、良种、资金等要素,推动我区做大做强地方性特色产品和区域性优势产业,实现我区农产品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自治区农牧厅负责人说。
土地流转也使更多农民解放出来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新一代农业产业工人。盐池县青山乡旺四滩村的张奋飞把自家400亩山地流转给当地一家企业种甘草,一年仅租金就收入2万元。他们两口子再去企业打工,一年可以挣1.2万元。张奋飞感慨地说:“以前种玉米,一家5口人年收入不足4000元,如今我是一分钱不投、一点风险不担,收入还高得多。”
深化改革让更多活力释放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我区农牧部门积极探索改革“深水区”:
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金凤区保伏桥村制定《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股东资格确认办法》,将村集体资产量化,按身份折算股权,使村民变成了“股民”,变集体资产“共同拥有=谁都没有”为“按股共有=人人享有”,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平罗县和中卫市沙坡头区开展农民自愿永久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安置生态移民改革试点。平罗县目前自愿退出宅基地和房屋的农户有720户,退出承包耕地3600多亩,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
推进金融支农工作创新,我区与人民银行联合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意见,在“金融城域网”“宁夏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了667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场名录,搭建金融诚信平台;利用“新三板”、农村土地信托等新型金融工具,多渠道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到9月底,全区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592.16亿元,同比增长17.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区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催生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红利”,为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注入了“推进剂”。2014年,我区粮食总产达376万吨,创历史新高;特色产业增势强劲,奶牛存栏数、鲜奶产量和肉牛、羊饲养量等均比上年有明显增加。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实现223亿元,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8434.9元,增长11%。(宁夏日报记者 宗时风)
相关新闻
沃野流金仓廪实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一系列高含金量的重大举措陆续推出,从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组织保障等,大手笔勾勒现代农业宏伟蓝图。
土地是农业之本,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我区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规范、引导土地流转,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34.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1%,参与农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总数的31.4%。各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2.75万户、631家和3349个,带动了全区55%的农户从事有组织的产业化经营。 <<<详细
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换档提速”
记者从农牧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我区以草畜、瓜菜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已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85.7%,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我区特色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换档提速”期。为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我区今年初出台了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条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现代农业发展、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规划,使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 <<<详细
宁夏出台金融支农12条“新政”
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日前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的意见》,通过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等措施,力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详细
平罗农户享“三权”抵押贷款红利
“现在只要拿着土地流转经营使用证,就可以到银行贷款,而且利息比担保贷款低。”平罗县土地流转大户李云说。5月13日,平罗县举行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签字仪式,李云等5位农户分别获得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平罗县创新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农村土地改革红利。 <<<详细
宁夏平罗:土地确权作用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通过以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创新为重点,扎实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平罗已培育家庭农场182个,建成规模经营示范点32个,流转土地14.6万亩。 <<<详细
平罗近六万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规模化流转土地近30万亩
平罗县抓住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的契机,以农村土地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为突破口,鼓励进城农民采取转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有序流转土地;建立进城农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对自愿永久退出宅基地和房屋的农户,其宅基地和房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复垦;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进城农民发展非公经济。 <<<详细
“节水行舟”天地阔
6月,塞上大地干旱少雨,也是宁夏农业常遭“卡脖子旱”的季节。然而,记者一路自南向北采访,却看到了另一番农业景象:水肥一体化栽培,“激发”了设施温棚的效益潜能;大型喷灌,哺育着六盘山下万亩茁壮生长的马铃薯;旱作节水,让中部干旱带上的农作物如沐甘霖;大型水利设施,为引黄灌区注入勃勃生机……
数据显示,我区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占全区灌溉总面积的19%。 <<<详细
家庭农场,要变的不止一点点
土地经营“碎片化”问题是困扰当前农业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在农村,“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困扰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家庭农场的出现,激活了农村经济,对农村生产要素重新洗牌,推动了传统“小农农业”向现代“农场农业”的转型升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