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3万元 他在移民村给乡亲办社火
何生明是村里最早出来打工的人,在他出来的20年后,整个村子移民到了月牙湖乡滨河家园。2015年春节,是村民们搬进新家园的第一个春节,何生明准备组织一场社火表演,而他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讲一个道理……
过年,带回稀缺的大米
何生明出生于彭阳县白阳镇刘台村雷岔队,还没等到高中毕业,他就开始外出打工,那一年,他才10多岁。
那是6月份,建筑工地最苦最忙的时候,何生明加班加点,40天挣了1000元钱。“家里种地,全年也不过500元。”过年回家,何生明买了一袋大米,这在村里可是很了不起的事,何生明从中获得不少羡慕和赞许,也激发出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个力量让他看到了城市的富足,也让他变得更加努力和拼搏。但每年春出冬回,依旧是他一个人,并没有多少村民愿意外出打工。
慢慢地,何生明在银川站稳了脚跟,他有了自己的劳务公司,并四处承包工程赚钱。后来,参与金凤区移民村建设时,他有种让全村搬出来的念头。
何生明不喜欢看电视剧,闲暇时,就盘算着雷岔队移民的事。
只要努力,生活会越过越好
2013年年底,刘台村第一批次移民,一年后,整个雷岔队也迁了过来。“高兴坏了”的何生明主动请缨,成了临时村委会的委员。“这是我走过的路。”何生明想着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但效果并不理想。
“山里人主动性不高,而且对于打工有着沉重的思想包袱。”移民后,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多了起来,而他们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何生明想要给村民讲一个道理,想让村民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但他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方式。
请吃饭?开培训班?最后,何生明准备组织一场社火表演。买服装,请老师,招收村民……何生明花费了3万元后,2月20日,社火队进行了第一次排练。3月5日,是传统的元宵节,而这一天,将是社火队表演的大日子,何生明准备了戏曲,安排了歌舞,计划用原先村里最热闹的方式,告诉大家,只要好好努力,生活会越过越好。
记者 石永磊 实习生 岳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