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渠桥——不仅只有羊羔肉

18.07.2016  19:11

        黄渠桥镇就因这座三孔石桥而得名。

石嘴山多有以桥、渠、闸命名的地名,黄渠桥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个。不论是宁夏人,还是外地人,只要一提起黄渠桥,就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砸巴嘴、咽唾沫,心痒痒。不为别的,只为这里的一道名菜——黄渠桥爆炒羊羔肉。

集市小吃

7月14日上午,难得的一个夏日阴雨天,我们的采访车行驶在109国道上,当道路两边一家又一家“黄渠桥羊羔肉”的墨绿色门牌从眼前闪过时,便到了黄渠桥镇。来黄渠桥,不能辜负这里的四大名小吃。

爆炒羊羔肉正宗的黄渠桥爆炒羊羔肉,选材用料都极为讲究。在羔羊选择上,一般选择15-20斤重的小羊羔,羊羔太小,肉嫩无味,羊羔太大,肉老不嫩。烹制羊羔肉,主要是在“”的基础上,兼用“”和“”的方法,肥而不腻,色泽棕红,肉嫩味香。烹制好的羊羔肉,既有鸡肉的清香,又有兔肉的软嫩。黄渠桥井水略呈碱性,就是这种水造就了黄渠桥羊羔肉独特的风味。2007年,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制作技艺被评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

卤水老豆腐豆腐古称小宰羊,意思是说滋味可与肉相媲美。黄渠桥的豆腐制作使用卤水点制,属老豆腐,又称北豆腐、硬豆腐。老豆腐可荤可素,能变化出各种味道,吃起来味美四溢,清淡中藏着鲜美,柔软中含着筋道。

酥脆糖麻丫糖麻丫以色相光亮、甜香绵软、酥脆耐食而享有盛誉。在黄渠桥街头巷尾都有卖糖麻丫的,食者络绎不绝。听当地人说糖麻丫一定要吃新鲜的,放过夜的糖麻丫总是很难保持原有风味。

筋爽扁豆粉黄渠桥的扁豆粉以筋道可口而出名。地道的食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冷食,把粉坨切成条、丝、块,拌上各种调料,味道非常鲜美可口。第二种方法是油煎,锅里放入香油,待油九分熟,放入凉粉块,煎至粉皮微黄时放入各种调料,起锅装盘即可食用,外焦里嫩,香入心脾。

古镇历史

一般来说,名吃迭出之地都是商贸繁盛人口稠密之所,黄渠桥为什么成就了如此多的美食呢?这还是因为黄渠桥因桥得名,因路而兴。

据黄渠桥镇文化活动中心讲解员杨昀介绍,黄渠桥镇最古老的便是黄渠桥,当地人也称其为通润桥,是因纪念清雍正年间官员通智(时任兵部侍郎)开挖惠农渠之功而得名。后因通润桥桥名犯了清朝某禁忌而弃用,当地老百姓索性用渠命名桥,因渠水浑黄,便得名黄渠桥。这座距今有300多年历史的桥位于平罗县城以北15公里处,正好处于惠农渠上游通平桥与下游张斗子桥的中间地段,曾是这一地区两岸人们出行的唯一交通要道,至今还是宁夏五大引黄渠系(秦渠、汉延渠、唐徕渠、惠农渠、西干渠)上赫赫有名的一座三孔石拱古桥。当年造桥时,人们为了祈求渠水充沛、水流顺遂,在桥拱立面还石雕了两条龙,张开的龙口半浸在渠水中,龙头神色威严,龙眼炯炯有神,两条龙的龙尾从桥的另一立面伸出,长两尺余,还调皮地弯曲着,足见当时造桥工匠智慧与技艺的高超。

早先,黄渠桥—带也没有几户人,几经抗击匈奴的边关驻军及移民屯垦河套,尤其是惠农渠开挖灌溉、黄渠桥又与一条官道在此交汇(即后来的包兰公路—宁夏段),这儿的人气越来越旺。因此,明清以来,黄渠桥也就逐步发展成—个回汉民族聚集的重镇。黄渠桥坐镇宁夏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边陲屯粮之地,也是各路客商、驼队出宁夏走包头赴京津或内蒙古往银川、兰州必经的咽喉要道与驿站。另外,石嘴子、红崖子等黄河航运码头的货物也在此集散。因而,这里逐步有了驿站、车马大店、饭馆,后来桥上又装了大门,盘查行人稽查私盐,黄渠桥镇由此热闹起来。

18世纪初,做生意的人多了,黄渠桥也就成为周边众人约定俗成的集市。从牛羊牲畜牧副产品、生产工具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等日杂百货无所不包,尤其是黄渠桥镇水土奇特,炒烩出来的羊羔肉肉香色醇,更是吸引着人们。到了民国初年,黄渠桥镇已成为银北地区颇具规模的集镇,不仅吸引大批内地来的商贾,而且各商会带来的家乡文化,通过交流、表演、传播,更加丰富了黄渠桥镇的地域文化。1949年宁夏解放,随后惠农县址驻地也从宝丰迁至黄渠桥镇,这对黄渠桥镇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一些工厂、学校应运而生。如今,黄渠桥镇商铺林立,镇中有109国道及蜿蜒的惠农渠横穿而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及人文脉络让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流连忘返,地方风味及特产更是让小镇名誉四方。

小镇新貌

以前来黄渠桥吃羊羔肉,大家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味道没的说,但用餐环境基本不用指望,卫生条件也无法要求太多,分量更是参差不齐,就连羊肉块的大小和汤汁的咸淡似乎都得听天由命看厨子心情。此次再来黄渠桥品尝羊羔肉,已经是另一种面貌。

黄渠桥镇新月楼羊羔肉餐厅的老板马志刚做这门生意已经三十多年了,从一开始给各大餐厅供羊羔肉,到如今经营着一家700平方米的餐厅,他亲眼见证了黄渠桥餐饮业的兴起和发展。据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黄渠桥羊羔肉声名鹊起,一天的用羊量在200只左右。黄渠桥羊羔肉餐厅主要集中在109国道上新渠到黄宝路这一段,短短800米长的街道上,上规模的羊羔肉餐厅就有十余家,竞争激烈,因此大家都不敢懈怠。

对于黄渠桥的改变,黄渠桥镇副书记张素玲如数家珍。她向记者介绍,为了让黄渠桥羊羔肉的名气更有含金量,他们可真下了不少功夫。2015年9月,黄渠桥镇举办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场的重头戏之一便是饮食大赛,爆炒羊羔肉是每家必做的三道参赛菜品之一。镇上出面,专门从县上、市上请来了烹饪专家品评指正,从菜品加工到端上参赛台,全程电视录播。以此为契机,促使镇上的餐厅将这道名菜的烹饪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改善接待环境,明厨亮灶,服务到位,引导以往的马路经济向服务回头客精深发展。镇副书记张素玲亲自抓细节,羊羔肉装盘上桌前要复秤,杜绝缺斤短两,八宝茶冲泡好了要查验,八宝就是八宝,少一味都不行。在这样严苛的要求下,大赛评出了4家名店,而这些名店会作为领头羊,让黄渠桥羊羔肉更加声名远播。

如果说美食是黄渠桥的一张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名片,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活跃的当代群众文化则为黄渠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根基,注入了活力。采访结束时,镇上的干部送给我们两本书,《古今黄渠桥》和《黄渠桥史话》。小镇大文化,在黄渠桥,你能分明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对本土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感和发掘传播当地文化的紧迫感。这,也许就是我们称作进取的力量吧!(记者 闻海霞 闫晶 倪会智 文/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