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盆景”变“风景”----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经验集锦

16.11.2015  15:01

自2013年第一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积极部署“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经过两年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

[广西]从垃圾治理入手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亮点: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落后、经济欠发达、后发优势明显的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大幅提升。

做法:

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打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

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制订了持续8年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确定第一阶段以清洁乡村为主题,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重点是清理垃圾;后3个阶段分别为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梯次推进。

高位推进、强化监督。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8名省级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分别挂点联系各市县,各市县也比照成立领导小组并挂点联系县乡村,全区上下普遍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同时,将活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畴,不定期开展覆盖全部县市区的明察暗访,有3065名干部因工作不力受到问责。

五个覆盖、整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由2012年的13%提高到93%,实现全域覆盖;派工作队驻村指导帮助所有建制村并实现全部覆盖;组织实施8年规划、12项专题活动,内容全面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主要领域;建立全程覆盖的活动动态管理和评价体系;实行村务公开、村事民定、民事民办,群众活动参与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以垃圾治理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

建立大分散与小集中、土“”结合的垃圾处理机制。建立起县城周边村屯“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和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探索推广易操作、易维护、低成本的沼气池发酵等带有乡土特色的处理方案,引进垃圾热解和焚烧发电等新技术。两年多来,全区开展环境整治行动86.3万次,清理垃圾1131万吨、清捡田园5828万亩、清洁水源24万处。

建立以源头减量与分类回收为基础的资源化利用机制。推行农村垃圾干湿分类,通过农资包装物有偿回收、废品换商品、有机垃圾制沼气等方式,探索建立垃圾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建立财政奖补、群众缴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公助民办、以奖代补等方式,将乡村建设项目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农民缴费意愿普遍提升,目前有1/3的村庄保洁员的报酬由村民缴费承担。社会资金进入渠道打开,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投资兴建了垃圾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等项目。

建立法制保障与村规民约相结合的常态管理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计划年内出台,明确乡村清洁责任、保障资金和机构。目前,行政村普遍建立了清洁乡村管理制度,78%的村屯成立了理事会,77%的村屯组建了保洁员队伍,93%的村屯订立了村规民约。

此外,自治区还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作,在江河沿线和人口多的村屯,采取集中处理方式,一般村屯则采取三格化粪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技术。

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增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动力。

创新乡村规划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与农民对话协商、规划师挂点联系等制度,推行符合农村实际、能够实施的村庄规划;推进乡镇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监督四所合一试点,解决了乡镇管理人手不足问题;探索县、乡镇、村委会、村屯理事会4级乡村规划管理新体制,试点地区的建筑风貌得到有效管控。

创新投入和运营机制。强力推进财政资金整合,除中央有明确投向规定外,各项涉农资金整合到县,集中用于乡村建设;引入政策性金融信贷,通过“地方分贷、自治区统还”的方式,已利用农发行100亿元专项贷款。推进企业化运行,逐步将农村保洁、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的运营管理委托给企业运行管理。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推行“农事村办”制度,全区92%的乡镇设立了“农事村办”服务中心,远离乡镇的行政村设立了服务点,在自然村屯建立了党群理事会,破解了“政府管不好、村屯无人管”的难题。

创新乡村风貌整治理念和方法。从简单模仿城市的手法,向更加突出生态的理念转变;从注重房屋外观改造,向注重乡土风情转变;建立了乡土建设指引制度,探索建筑工匠领建等制度,并实行财政奖补政策鼓励农房风貌改造。目前,全区累计完成2400多个村屯的风貌改造,修缮保护了350个传统村落。

以“绿色村屯”建设为载体,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进。

自治区开展了以“绿色环境、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村屯”建设活动,首批560个村屯已被命名为广西“绿色村屯”。今年以来,全区新增绿化面积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行政村全部实现公路村村通;解决了9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沼气入户率达51%。

[贵州]补短板举优势 创建美丽乡村

亮点:

贵州省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信、小康寨”6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极大地推动了扶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

做法:

补短板,解决“”的问题,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

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农民最急需、农村最薄弱的“路、水、房、电、信、寨”为切入点,自2013年起大力实施6项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行路难、用水难、住房难、用电难、通信难、环境改善难”等老大难问题。

实施“小康路”建设,建成通村民小组道路2.5万公里,通路率提高了19%;实施“小康水”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完成928万人,小型水利耕地灌溉完成328万亩,分别占规划任务数的80%、50%;实施“小康房”建设,“兜底”解决“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住房保障和房屋安全问题,消灭茅草房20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2万户,建成小康房7.5万户;实施“小康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8%;实施“小康信”建设,乡镇邮政网点实现全覆盖,自然村通电话提升10%,行政村通宽带提升8%;实施“小康寨”建设,推动农户改厕、改圈、改灶,整治村庄断墙残壁、草堆柴堆粪堆、乱搭乱建,完成“三改三治”145.7万户。举优势,打造“”的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景村相融”的贵州村落。编制《村庄风貌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以“显山、露水、留白”的手法建设滨水型、伴山型、田园型、依山傍水型4类村落,打造6000余个与山水风光相依相伴、与民族文化相生相融的“贵州村落”。

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传承“多彩贵州”的文化记忆。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3年行动计划,426个中国传统村落村村有保护规划、有实施方案、有专家驻村指导。挖掘代表贵州文化“脸谱”的建筑元素,提升农村民居风貌。

发挥山地优势,发展立体型多维度山地产业。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就业增收、就地就近转移农民相结合。实施“一村一品”扶持计划,建设特色种养殖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农超对接基地,打造山地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

建机制,落实“”的责任,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按照“四定三集中”原则,即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将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体系,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协调、一年一考核。

实施“万名干部驻村”扎实帮扶。每年派1.1万支工作队、5万多名干部驻村帮扶,今年又选派9498名干部自带行李、自带炊具赴任村庄“第一书记”。推广1个示范小城镇带动周边多个村庄联动发展的“1+N”模式,已实现100个示范小城镇带动发展200多个美丽乡村。

在整合财政资金、县级统筹使用的同时,正在组建省级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平台,统筹国开行、农发行为贵州提供的1500亿元城乡统筹基金、1800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信贷资金落地,放大资金投入效应。

[四川]管农房治垃圾推进环境治理

亮点:

四川省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总体目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抓规划、建农房、治环境、调方式”,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

做法:

转变规划理念,推进规划全覆盖。

确立了“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适度聚居”的符合农村实际的规划理念,总结推广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乡村规划模式;坚持以县域规划指导乡村规划编制,编制完成了176个涉农县(市、区)的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9万个村落编制了村庄规划;创新乡村规划管理,全省90%以上镇乡建立了规划管理机构,60%的市(州)实施了乡村规划师制度,推动了规划管理全覆盖。

填补农房管理空白,塑造农村新面貌。

四川省总结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经验,探索推行城乡住房建设一体化管理。

在农房质量监管方面,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明年将出台《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建立起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镇乡政府为实施主体、县级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的管理机制,规范农房建设的监督和指导。同时,通过推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上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先管住新建农房质量,再通过农房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引导,逐步实施现有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在农房风貌管控方面,指导各县编制农房风貌专项规划,挖掘传统民居特色进行推广,并将农房风貌纳入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查,严格管控。同时,实施“旧村改造行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破解垃圾治理难题,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2008年,四川省为破解“垃圾围村”问题,开展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机构和推进机制,出台《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收集转运设施建设这个薄弱环节,建立了21万余人的村庄日常保洁队伍,强化督察问责。

在清除陈年垃圾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平原、山区、高原地区等不同治理模式,并在丘陵地区推广丹棱县“龙鹄模式”。今年6月,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超过90%,率先通过国家验收。

同时,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创新建设方式,打造宜居宜业幸福新村。

以“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新村。

注重统筹安排。一方面,注重镇村联动,通过实施“百镇建设行动”,促进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推动公共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另一方面,注重产村互动,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需要,分类配置基础设施,促进产村融合发展。

创新投入方式。稳定财政投入,省财政连续4年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财政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安排每年财政投入的20%作为奖励资金;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生产生活设施必须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政府予以奖励补助。

坚持建管并重。全省78%的行政村设立了公共服务专职管理岗位,省财政每年每村安排7万元专项经费。2014年,全省行政村通电率达99%、公路通村率达99%、宽带通村比例达8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4%。

[浙江德清]“美丽乡村+”促农民增收

亮点:

浙江省德清县全力打造乡村美丽、三农活力、农民幸福的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实现了从整治环境卫生到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从提升生活品质到创造美好生活的阶段性跨越,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做法:

全力做好提升文章,变点上美丽为全域美丽。

一张蓝图管到底”。在布局上高起点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分区分类制订村庄整治指引,投入13.8亿元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建设了4条串联美丽村庄的景观带,把“盆景”变成“风景”。

一把扫帚扫到底”。实施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模式,由城乡环卫发展公司对全县域内集镇、村庄、河道、道路及绿化,实行保洁、收集、清运、处理、养护“五统一”。通过实施四大类垃圾简便分类,推广可堆肥生活垃圾、废弃秸秆等农业生产垃圾的循环利用,初步实现了垃圾处理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城乡垃圾收集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均达到100%。

一根管子接到底”。率先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建设上,因地制宜采取城郊村庄纳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平原水乡实行村庄集中处理、山区村庄分户处理3种模式;在管理上,实施县、乡镇、村、农户及企业“五位一体”长效运维管理机制。2014年以来共投入4.25亿元,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全县域水质均达Ⅳ类水以上,其中Ⅱ类、Ⅲ类水占比达75%。

全力做好转化文章,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

坚持深化改革、产业培育、农村电商多管齐下,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

美丽乡村+改革。全面推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确权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县76%的土地高效流转,带动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出17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共发放贷款7.75亿元。

美丽乡村+旅游。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了350家中高端低碳民宿,带动了76家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极大推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115.3亿元。

美丽乡村+互联网。以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县级层面成立淘宝“特色中国·德清馆”,在乡镇层面建立电商创业园,在村级层面培育电子商务特色村。目前,全县行政村已实现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

全力做好统筹文章,变城乡二元为城乡一体。

坚持把农民增收、均等服务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更高标准,以城乡发展的全面融合,切实提升农村百姓获得感。

农民增收多元化。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增加工资性收入;依托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商,不断增加农民创业的经营性收入;通过发展民宿经济,明显提高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22820元,城乡收入比降至1.73:1。

公共服务均等化。2013年,在浙江省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对附着在户籍背后33项政策中的32项实行城乡并轨,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实现城乡同一标准。

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推进“清洁德清”、“畅通德清”、“智慧德清”建设,全面完成城乡供水、公交、垃圾和污水处理“四个一体化”工程,构建了统筹城乡的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四张网”。

[江苏常熟]污水治理城乡统筹“全托管

亮点:

江苏省常熟市按照“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护”的要求,总结出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经验,着力构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一体化运作、委托第三方监管”新机制。

做法:

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构建统一规划体系。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2008年以前,常熟市9个镇建有小规模的生活污水处理厂29座,设施正常运转率不足50%。为此,常熟市编制了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打破镇村行政区域界限,合理布局了11座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以镇带村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纳管收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常熟市因村制宜,合理选定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和就近分散处理两种方式,确保全市20.6万户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其中,69%纳入城镇管网处理,其他根据村庄形态和规模分类选用相对集中、村组处理和分户处理三种分散处理模式。

坚持区域联动、规模实施,构建统一建设体系。

过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市、镇、村无序多头建设,设施建设无相关标准和要求,设施质量和技术工艺得不到有效保障。2008年,常熟市组建国资性质的江南水务公司,整合全市资源并负责统一建设管理,其他设施委托各镇建设。

实现区域联网供水后,城乡居民供水同网同质同价,政府将每年自来水费中按1.3元/吨附征的污水处理费纳入建设运维资金。为减轻各镇资金压力,从今年起全市所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费用由原来市级财政承担80%改为全额承担。财政部门按规定对投资估算、概算和工程标底组织评审,落实跟踪审价单位,拨付并监管建设资金。

坚持企业运作、完善规程,构建统一运行体系。

实行专业化运作。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由江南水务委托中法污水负责运行维护;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合后,委托两家专业公司集中运行管理。

强化规范化运行。制订了进出水水质标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设施运行管理规定、监管细则和考核办法,以及污水纳管办法等制度,督促运行管理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坚持创新机制、提高绩效,构建统一管理体系。

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全市生活污水治理由市镇村各自管理统一为市主管部门管理;市水质监测站负责进出水水质监测;乡镇和环保等部门协同监管,形成城乡一体、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的管理体制。

创新第三方监管模式。政府在每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上安装远程监控芯片,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督,通过购买服务,将设施运行及进出水水质检测等具体事务委托第三方监管,并依据抽检和考核结果向运营单位支付服务费。

推行PPP模式、一体推进,构建三项工作机制。

今年常熟市在全国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将全市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进行打包,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中车股份,由国资公司出资35%、中车股份出资65%组建项目公司,全过程、一体化负责项目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根据投资运行成本测算确定每户每年的服务费,经营期满项目设施无偿移交政府部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98%和95%。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翟立 韩戴男 整理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出炉
  合理扩增空气自动监测站   实现天地一体新华网
宁夏首例海关信用修复案例办结
  “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