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区之力打好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20.03.2015  10:40

    原题为: 举全区之力打好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李建华在同心盐池调研扶贫开发工作

    3月17日至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深入同心、盐池,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加快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强化责任,改进作风,举全区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

    恰逢一场春雨,久旱的中部干旱带万物萌动,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在同心县丁塘镇新华村,李建华走进苹果园,详细了解产量、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情况,村支书马占文热情介绍。马占文说,过去这个村叫老鼠沟,自然条件很差,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村上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发展苹果和肉牛养殖,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还高出1000元。李建华听后说,要因地制宜,以水定产业,因水调结构,靠科技致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在同心县河西镇菊花台移民项目区和同德移民村,李建华调研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菊花台项目区主要安置县内3个乡镇8个移民村2418户村民,2012年引入宁夏菊花台庄园枸杞种植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万余亩,全部种植有机枸杞。在一望无垠的枸杞地里,李建华和正在参加枸杞剪枝培训的移民群众拉家常,聊起搬迁以来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当地干部说,这个地方叫旱天岭,以前几乎寸草不生,现在枸杞产业发展起来了,每亩枸杞每年的采摘费为6000元至8000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当地群众增加劳务收入8000万元。李建华希望企业负责人在品牌和市场上下功夫,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移民群众增收致富。

    在2014年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心县豫海镇兴隆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希望发展肉羊产业。村上立说立行,建设标准化圈舍350座,目前已有140户入园搞养殖,养殖育肥羊2.4万只。李建华来到回族老人顾应孝家的圈舍旁,询问在养殖中还存在什么困难。顾应孝不假思索地说:“希望能再多贷点款,扩大养殖规模。”李建华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市县领导同志,想办法扩大互助资金、妇女创业贷款等支农资金的规模,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同心县王团镇沟南村去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的称号,李建华详细了解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油用牡丹情况,并来到村民杨自虎家的院子里,与村民代表一起座谈、亲切交流。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李建华对随行的有关部门和市县负责人说,要引入新技术,完善上下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让乡亲们既找到致富门路,又提高生活质量。

    (二)

    盐池县花马池镇曹泥洼村距离盐池县城8公里,村民们利用近城靠路的便利,发展起了农家乐。赵培洲经营的农家乐年收入十几万元,他自豪地向李建华介绍:“我这儿的羊都是自己养,绝不喂饲料。菜都是自己种,用的全是农家肥。不论是浙江人、四川人,吃过的都说好!”李建华听了笑着说:“一家富,不算富,你要把村里其他人也带动起来,让大家共同富裕。”李建华还走进村民陈建福家的客厅、厨房,了解农家乐的接待规模和卫生状况,看到屋里窗明几净、院落整齐有序,李建华放心地说,这儿靠城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可以延伸对接,真正形成庭院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中巴车在土石路上颠簸行驶,来到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这个村2006年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李建华与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详细了解互助资金的运行情况。在互助资金支持下,这个村的羊只存栏从4000多只增长到1.7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过去的1500元提高至4600元,互助资金的规模也从20万元增加到365万元。有的村民在城里买了房,有的正在流转土地筹办家庭农场。李建华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协调解决。他说,在互助资金的帮助下,大家找到了发展养殖、种植小杂粮等致富门路,但目前的收入还比较低,希望大家积极探索,适当扩大规模,争取发展深加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使今年的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