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缺水困局 宁夏如何破解?

03.03.2016  09:23
面对缺水困局 宁夏如何破解? - 宁夏新闻网
来源: www.nxnet.cn


何富成插图
  2016年,将成为宁夏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二大缺水年份——缺水幅度达23%,仅次于2003年的32%。
  据了解,今年4月到6月,宁夏可供消耗的黄河水仅有16.51亿立方米,与去年21.46亿立方米的实际耗水相比,缺水4.95亿立方米。这意味着今年夏灌期间预计将有60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受旱,其中20万亩严重受旱。如果汛期降雨量仍然偏少,下半年到明年6月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
  面对拮据的黄河来水,严峻的缺水困局,宁夏该如何出手?
   黄河水荒如何“算计”66.91亿立方水?
  凡事预则立。面对今年“黄河水荒”,宁夏早在水量分配过程中,与内蒙古联合提出“预支”下一调度年10亿立方米水的建议,并被黄河水利委员会采纳。
  1月中旬,自治区水利厅就将水情通报各市县、各有关单位,要求提前做好水情宣传和应急预案。
  无水空嗟叹,有水细打算。去年,我区冬灌结余水量0.73亿立方米,在此基础上,水利厅依照水利部的分水方案,在2月份制定了引黄灌区2016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预案,并将各种应急水源全面纳入分配方案,特别是将机井抽取地下水、沿沟泵站抽取沟水补灌等一并纳入计划用水,实施统筹分配。
  按照计划,2016年我区总取水量指标66.91亿立方米,这些水包括黄河干流取水、黄河支流及中南部库井灌区取水和地下水及非常规水取水,其中黄河干流引水量为59.03亿立方米。
  “通常春夏灌开闸放水时间集中在4月初,年度用水指标下达的时间越靠近春灌期越准确,但今年黄河水太‘金贵’,之所以提前下达,是为灌区百姓打‘预防针’,促使大家以水定产,以水定结构。”宁夏水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田成龙告诉记者,7月到9月是宁夏的用水高峰,到10月底才能分到新水,因此全年用水最难过的日子是4月份到6月份。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馍”,在各业用水中农业大户占用了总取水量的88%,全区860万亩的农田需要黄河水滋养。因此,生态用水不得不“忍痛”让出3000万立方米,为此自治区计划提前开闸,利用行水初期用水低峰的时机全力为沙湖、星海湖等湖泊湿地补水。
  工业和生活用水,则约占总取水量的10%。工业用水大户宁东基地计划用水量1.2亿立方米,比去年少1000万立方米;全区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黄河水所占比例仅为10%到20%。因此,以上两业用水都能够保障。
   因水而变农作物种植结构如何调整?
  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谁会登上全区农作物的“主位”,水是它们背后的重要推手。
  自治区农牧厅和水利厅联合制订的《2016年种植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中按照“压玉米、增小麦、稳水稻、扩杂粮”的计划,经济、生态效益占优势的水稻因为耗水量高只好“委屈”在100万亩。费工、费水的小麦在灌区一直受到“排挤”,但从去年看,因单产提高、收购价格略上涨,且复种效益好等因素,带动了小麦面积恢复性增长,预计灌区将增加到80万亩,全区稳定在180万亩;从2000年开始,群众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将经济效益好、耐干旱的玉米扶上了全区农作物的“主位”,经历了去年干旱,面对价格的下降,“玉米老大”的地位开始动摇。然而,机械化程度高的玉米种植面积今年仍稳定在480万亩以上。“去年,虽然中部干旱带的玉米‘叶子都能点着’,但自流灌区养殖业发达的县区,如银川市兴庆区、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适时调整了籽粒玉米,当青贮出售。种玉米可以作两手准备。”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由于糜、谷、荞麦等杂粮产量低,平均每亩产几十公斤,在灌区效益较低,因此,预计杂粮面积的扩张将体现在南部山区。今年全区将推广马铃薯主食化专用品种4万亩,总面积稳定在260万亩。
  种植结构因水而变,同时需要节水增效。为此,全区将加大农业节水高效技术,全力推进农业科技抗灾。自流灌区水稻推行旱直播、旱条播等节水措施,控制稻田养蟹规模,实行节水控制灌溉;扬水灌区推行覆膜种植等技术,综合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
   高效节水还需哪些抗旱利器?
  事实上,今年的用水严峻形势或将持续。据介绍,黄河又进入了周期性枯水期,宁夏水量早已入不敷出,每年平均缺口为10%,今年达到23%,到2020年,全区缺水达到13亿立方米。
  老天还算帮忙。自治区气象台台长纪晓玲介绍,根据预测,今年春灌期间全区各地气温整体偏高,降水偏多,但由于年降水量基数少,分摊到每月的雨水量在3毫米到20毫米之内。预计4月中旬末,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将会有一场透雨,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上,对缓解旱情有作用。“这对于扬水灌区是个客观的不利因素。灌区农民借着透雨,会在自主开发的新地、边地播种,造成五六月灌水紧张。”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局灌溉科科长孙学平分析说。
  得益于十几年的全方位节水行动和大中型泵站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等不断完善的防旱抗旱措施,如今面对严峻形势可稍显从容。
  到目前为止,全区已经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占灌区面积的22%,这是全区抗旱的最大潜力和推动力。以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目前灌域面积已达60万亩,由于各种因素,配给的水量向灌区外延伸,削弱了抗旱能力。如果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当下的10万亩发展到20万亩,可有效缓解缺水困局。
  今年,自治区已经安排5.4亿元资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2处、30万亩,目前已开工,到5月将有15万亩能投入使用;过去开掘的机井、小泵站、塘坝等水利设施正在加紧维护,确保春灌发挥效益。
  未雨绸缪,临阵不慌。去年,全区启动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总投资3.49亿元,截至目前,17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已建成通水,剩余的49处项目正在抓紧实施,预计今年5月份完工,在旱期之前建成通水,发挥抗旱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灵武、盐池、同心、红寺堡、沙坡头、海原、原州、西吉、彭阳等9个县(区)共107万人饮水安全和20万亩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安全,遇特大干旱年份,为所保障的居民和基本农田提供1610万方应急供水;同时,水利厅陆续安排抗旱应急资金5亿元,在扬水灌区修建调蓄水库(池)11处,库容710万立方米,工程计划于汛前全部完工,交付运行后,与干渠联调,实现蓄丰补枯,将有效缓解各大干渠稍段70万亩农田灌溉供水压力;6处沿黄取水口正在进行疏浚,确保黄河小流量时能正常引水。
  据了解,目前灌区能正常启用的机井为500多眼,能解决稍段15万亩农田灌溉不足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维修资金和抽水电费,有1000眼机井可以启用。
  “2003年,我们只能靠拉水勉强撑过旱年;如今应急抗旱能力得到提升,也形成了全区主动抗旱的氛围,但仍停留在工程抗旱状态,形成社会抗旱还需要各方发力。”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工程师杨旭东说。(记者 裴云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