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让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21.03.2017  15:16

              如何让非遗文化保持活力,对于非遗传承者来说,既是使命,也是工作。3月14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专干培训班”在宁夏文化馆举行。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宁夏百余名非遗人聚在一起,学习交流非遗传承保护经验。

缺乏市场,非遗养人难

              在非遗保护中,非遗传承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掌握精巧的技艺,同时还要对这些技艺进行传播,并培养后继人才。但谈起“养人”,却愁坏了不少传承人。

              “从入门到出徒,最少得3年,对于企业来说,养人的成本太高。”宁夏贺兰砚“闫家砚”传人闫森林说。

              2007年起,我区相继建立了5批62个保护传承基地(点),扶持民间传承,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学生是有了,可在那里授课的闫森林还是发愁。“学生毕业没地方去。”闫森林说,刚毕业的学生还不算成熟,非遗企业又少,很难就业。如果在学校之后有一个孵化环节,让能继续发挥的学生留下来,对于人才流失还能有所缓解。

              对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闫森林尚且如此,其他传承人更是避免不了这样的尴尬。六盘山木板年画传承人任振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了他的西夏文活字印刷术,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

              “这是个慢活,一时半会也看不见经济效益,大部分只是看个热闹,能真正静下心学的人还是很少。”任振斌认为,没有市场,很难吸引年轻人来学这项老手艺。

尝试将老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说起非遗市场冷淡,也和产品有一定关系。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造成人们认为部分非遗产品“土气”的印象。

              “有人觉得宁夏本地的老绣不精细,其实粗犷才是老绣的特点,精细了反而没有那个效果。”赵氏民间刺绣传人赵桂琴说,一直以来苏绣被大家熟知,也更受欢迎,自己曾尝试将宁夏本地老绣和其他绣法相结合,但如此一来就要牺牲掉本地老绣的特色,而这特色恰恰是它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回族口弦的传承人安宇歌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宁夏回族口弦挖掘和传承,但是一开始在带徒弟的时候,总是出现观点不和的情况。后来安宇歌发现,年轻人以不同的视角,对口弦的改良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效果也很好。

              2014年,安宇歌和徒弟们创立了回族民间乐器工作室,研发设计了多款口弦及衍生品,赋予乐器本身更多工艺品特质。2015年,他们的作品被评为文化部双创人才扶持计划青年优秀创意作品。“非遗产品与现代生活融合,其实也是非遗普及推广的过程。”安宇歌说。(记者 李尚)

              稿件来源: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