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四查四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02.04.2020  17:31

  核心提示

  2019年,隆德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110元和10205元,同比增长7.5%和10%。全县7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5户798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1%,实现高质量脱贫。

  2020年,隆德县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着力提升脱贫质量,力争年底全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

  近期,隆德从全县各行业部门抽调业务骨干329人,组成99个普查小组,对13个乡镇、99个行政村和5个农村社区逐村、逐户全面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的脱贫攻坚“四查四补”工作,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损失补回来,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查明影响 针对补失

  新冠肺炎疫情对隆德县务工就业、扶贫项目实施等产生一定影响。为此,该县全力以赴在稳岗、返岗、增岗上多做文章。在前期摸清外出务工人员、拟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的基础上,全面收集用工信息开展线上招聘服务,拓宽群众获取就业岗位信息渠道和就业选择地,积极参与线上招聘,与企业开展互动,联系就业岗位。

  家住联财镇联财村的丁凤红家有5口人,公婆上了年纪,儿子还在上学,就靠小两口务工养家。“我丈夫开大车,我在家门口打零工,每年能赚4万元左右。”丁凤红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和行业延迟开工,丁凤红和丈夫一时务工无门。

  “前几天村干部在微信群里发了位于六盘山工业园区的宁夏新坐标鞋服实业有限公司的招聘消息,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考虑,我第一个报了名。”如今,丁凤红已在服装厂上班一周,每个月除了能领2000元工资,政府还给补贴500元。

  隆德县通过“点对点”开展专项输出,广泛搜集岗位和用工招聘信息,利用各种渠道推送给有就业需求的群众。以“线上喊话”的方式督促用工企业、返岗人员登录“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平台”,及时录入返岗复工需求信息,线下及时对接,采取包机、包车、包专列交通补贴等方式,为返岗复工人员提供精准接送服务。同时还邀请区内外各劳务中介机构,给予县属中介同等的奖补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积极性,带领劳动者有序输出。

  “从2月5日开始,园区企业分批错峰复工复产。在企业复工后,我们根据‘四查四补’要求,查出企业存在的困难,再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及时联系银行和企业召开三方会议,帮忙贷款。用工出现困难,我们就同各乡镇联系招工。”六盘山工业园区党委副书记袁亚亚说。

  截至目前,六盘山工业园区49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全县已实现转移就业1.65万人,其中县外转移1.03万人、县内转移0.62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

  受疫情影响,隆德县的草畜产业面临着肉牛卖不出、基础母牛补不进的两难境地,老百姓增收受到影响。隆德县制定出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肉牛出栏与基础母牛补栏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乡镇自行确定辖区内的养殖企业为帮销、调购企业,积极与外地客商对接联系肉牛出栏和基础母牛补栏,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张程乡李哈拉村村民摆俊家的一头肉牛经过乡政府干部和经纪人联系,卖出了2万元的高价,他高兴地说:“干部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呢!

  方案同时对购销企业提出了补贴措施,每销售1头牛,给帮销企业补贴资金200元。各帮销企业收购农户的肉牛,每收购1头给予帮销企业补贴300元。对调购企业以每头5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有效提振了养殖大户的信心,确保了疫情期间畜产品畅销。截至目前,全县基础母牛补栏464头、肉牛出栏6200头,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4%、31.3%。

  查清漏洞 有效补缺

  “家里几口人?养了几只羊?种了几亩地?家里是否有人享受低保?”“4口人,养了30只羊,种了6亩辣椒,家里没人吃低保。”隆德县联财镇联财村副主任杨凡军在村民王爱兄家入户摸排时,问得细、记得清。

  按照隆德县脱贫攻坚“四查四补”入户核查方案要求,杨凡军仔细询问王爱兄家的基本情况、收入情况等。“一只羊卖1000元,一亩辣椒收入8000元,刨除成本,一年纯收入至少5万元。”杨凡军听着王爱兄算账,每笔都一再核对,“一定得算清楚,确保不错不漏。

  “我们抽调人员分成3个专项普查组99个小组,保证全县99个行政村全覆盖。针对村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达标情况开展排查整治,全面解决漏统、漏项、漏扶、漏管问题。同时,各村委班子成员分头入户核查‘两不愁三保障’、保障措施落实、产业发展及扶持、教育资助、收入等基础情况。”隆德县扶贫办副主任辛学发说。

  “我们在摸排当中发现两户人家从新疆回来,由于长年在外,家中住房年久失修、比较破旧,我们把这两户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再核查具体情况属不属实,然后根据相关政策及时办理。”张程乡张程村村主任马宇靖说。

  “四查四补”大普查中,隆德县严格推进扶贫动态监测,健全返贫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跟踪监测93户342人边缘户和110户404人脱贫监测户发展情况,定期排查贫困人口户籍变动、医保参保、病患灾害、义务教育等基本状况,及时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面做好全县剩余49户163名贫困人口精准扶持工作,确保年底实现稳定脱贫。严格落实医疗、教育、低保、孤残等保障措施,全面杜绝因病、因学、因灾等返贫。

  查准短板 硬核补齐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隆德县查找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一体推进水、电、路、网、卫生室、文化设施等建设达标。

  “在普查中,水、电、路、网、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是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急需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村扶贫车间建设有效结合,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转变。”3月31日,隆德县“四查四补”大普查第二专项普查组、乡镇负责组负责人赵世雄说。

  隆德县各乡镇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奠安乡新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要从事肉兔养殖及饲料加工,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养殖种兔1000多只,年出栏3.5万只商品兔。“去年3月投产,5月场地建成,10月第一批商品兔卖出,收益25万元,给村民分红86000元。”新街村党支部书记、肉兔养殖场负责人蒙玉新说。

  但这只是起步,增强村集体经济作用还不理想。今年,新街村将建设肉兔养殖二期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能力可达12万只以上,实现净利润240万元以上。

  隆德县着力查找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基层班子配强、党员队伍抓好,把扶贫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发挥好。

  查找人居环境方面的短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针对在“四查四补”中发现的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欠账”问题,隆德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大清理、大整治活动。持之以恒提升农村“五清五净”“厕所革命”、污染治理、垃圾处理、消除残垣断壁等工作。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制定奖惩措施,以达到促进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环卫意识普遍提高的目标,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全面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查实弱项 有力补强

  3月31日,张程乡张程村万亩地膜正在铺设,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张程村常住人口348户1418人,以养殖业为主。为了给牛供给饲料,村里6930亩良田全部种上了玉米。“其中青贮1600多亩,其余全是黄贮玉米,所以对地膜需求量极大。”村主任马宇靖说。

  为了鼓励村民做强致富产业,隆德县抢抓农时,克服运输不利等影响,紧盯产业扶贫任务和贫困户产业需求,给全县地膜作物种植户每亩补贴50元购买地膜。

  “政府不仅补贴地膜钱,还联系相关企业批量生产,保证不误农时。”张程村养殖大户马志林说。

  位于六盘山工业园区的宁夏闵强塑业是一家专门生产地膜的企业,在政府的协调下,2月20日复工,每天产量160吨。“我们生产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是春季专用地膜政府补贴产品,如今春耕正当时,每天都有企业、合作社及农户来拉薄膜。”企业负责人郑开煌说。

  今年,隆德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调制饲草30万吨,实施“见犊补母”2万头,推广物联网管理等新技术。扩建杨河牧业,新建宏博千头规模肉牛养殖场,打造杜川等6个肉牛养殖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绿色生态等产业,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利益链,让产业成为促增收的重要保障。真心实意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物流、仓储、市场等方面的困难。目前,联财镇张楼村蔬菜产业,城关镇肉兔养殖车间、菌菇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坚持市场列单、群众选单、政府买单的思路,继续做好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记者 党硕 实习生 樊帆)

宁夏贫困村扶贫车间复工率达到84.5%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有202家贫困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84.新华网
筑牢民生之基 托起稳稳幸福
  春日归来,万物复苏。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