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初显成效

21.07.2017  15:25

  今年,隆德县全面启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大力扶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已初显成效,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是明确责任,加强组织管理。县乡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体工作责任,凝聚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村级实施、协同推进”的动力源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认真履责,齐抓共管,以“主体在村,关键在人”为抓手,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无人管事”的难题。

  二是理顺关系,整合扶持资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性质不变、捆绑资金”的原则,整合自治区财政注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县扶贫切块注入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县财政注入发展、村集体积累及村帮扶单位等资金3300万元,实现全县101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全覆盖,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无本办事”的难题。

  三是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各乡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认真探索创新了股份合作、投资收益、服务创收、自主经营等村集体与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鼓励和引导各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实现整体推进。通过建立村集体、农户与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无业成事”的难题。

  四是示范带动,发挥了村“两委”班子的作用。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村组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潜力,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的政策环境及发展氛围,切实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涌现出了如王安民、黄收成等优秀村干部式的农业企业人才。

  五是开拓创新,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股份合作、投资收益、服务创收、自主经营等经营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特别是对自治区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和市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联财赵楼、温堡老庄等12个村,采取将扶持资金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村集体和本集体成员的方式(投改股),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了“资金变股金、农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有益实践,为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了宝贵经验。

  六是投入管理,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在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合理整合资金,严格投入使用监管,使“资金变股金”,变“一次性”投入为“可持续性”增收,有效激活和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经统计,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可达到128.5万元,其中收益在5000元左右的有25个村,收益在1万元左右的有64个村,收益在10万元左右的有12个村,将彻底结束隆德县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