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院长在全院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9.12.2016  20:36

抓住机遇    积极进取

为开创我院科研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张廉

(2016年12月23日)

同志们:

  酝酿已久的宁夏社会科学院第二次科研工作会议今天终于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和认真厘清我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研判我院科研工作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我院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举措,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推动我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四个宁夏”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和主要任务,我讲几个问题。

  一、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意见》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吹响了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号角。

  大家知道,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要的。因为我们党要站在时代前列,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需要以先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作支撑。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必将给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当然,时代在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未来的发展和繁荣程度取决于它能否站在时代前沿和决策主体的角度,深入研究、缜密思考、大胆探索,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给研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取决于它能否跳出传统思维定势,以问题为导向,敢于和善于向党政决策层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意见建议。一句话,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对时代课题的领会程度和解答程度,这也正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近年来,我区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确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现。如何从理论和学术研究层面,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四个宁夏”的美好愿景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做出调适,通过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把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的过程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努力满足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需求的过程中,赢得自己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地位。因此,我们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就是党和人民对社会科学的期望和要求,就是全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需求;我们的研究事业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必须把为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目标。这是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的重点,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任务。

  二、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恢复建院30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全院广大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在历届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使全院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了以加强优长学科建设为支撑,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发展,注重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总结,稳步推进科研转型,努力建设学科布局合理、科研优势突出、资政服务有力、地方和区域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新型智库为平台,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系列蓝皮书为品牌,以学术期刊为载体的研究体系,产生了一大批研究宁夏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科研成果,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16年,我院在制定《宁夏社会科学院2016-2020年事业发展规划》中,又对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做了新的更加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坚持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管理兴院、文明建院五大战略,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学科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晰、特色优势凸显,在“全国有影响、在西部争一流、在宁夏有大作为”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成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强阵地;研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要力量;研究宁夏地方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自治区党委政府合格的、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鲜明的新型智库。这个新的奋斗目标是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总结这些成就的同时,不容回避的是我们的科研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还有许多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花大力气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准确把握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实事求是地分析我院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推动我院科研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院科研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一支素质较好的科研队伍,但缺乏领军人才和知名大家。

  恢复建院以来,我院通过商调引进、组织分配、面向社会招考招聘等途径和组织培养、交流挂职、定向培训等方式充实培养科研队伍,形成了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相互配合的科研梯队,涌现出了以韩荫晟、李范文、杨怀中、余振贵、吴忠礼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学术上辛勤耕耘、厚积薄发、成果卓著而又有敬业精神的知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作为我院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为全院科研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支积极探索、努力工作、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队伍。但同时,我院科研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科研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一批知名的老专家已退休,中青年科研骨干偏少,学科梯队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二是职称梯次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超过全部科研人员的半数,而初中级人员偏少,没有形成梯次结构。三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出版、图资等系列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45.9%,而研究系列人员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54.08%,相比之下,作为主系列的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偏低。2.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近年来,我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硕士研究生和为数不多的博士,加上部分科研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使我院科研人员的学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有部分同志正在成长为学科的业务骨干。但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政决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和我院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急需一批受过严格专业训练、有一定学术研究背景和发展潜力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懂技术、懂外语、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院里虽然也想办法引进,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还是无法解决引进难的问题,形成了“要走的留不住,想要的不愿来”的尴尬局面,使得我院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突出。3.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受诸多因素制约,科研人员学习进修、参与学术交流等渠道不畅,更缺乏高层次和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机会,这对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

  第二,科研成果丰硕,但精品力作和有影响的成果比较少。

  恢复建院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积极开展事关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政决策做出了努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建院30多年来,我院科研业务人员出版各类学术著作500多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3500余篇,在各类报纸发表理论文章近700篇。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院科研成果大幅增加,共出版专著、编著、工具书等180部,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949篇,发表报纸理论文章227篇,编发《呈阅件》《决策咨询》200多期。这些成果中,有的获国家级奖励,有的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有的被国内权威报刊转载,复印,有的被区内有关部门采用。特别是一些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方案,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和咨询,较好地发挥了社会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为党政决策服务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我们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纵观这些成果特别是近些年的成果,我觉得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科研成果中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精品力作不多,能够对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产生影响的成果还比较少;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成果就更少。在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我院仅有11项成果获奖。比第十二次社会科学成果评奖获奖数减少了7项。获奖成果中没有一等奖成果,二等奖仅为2项,获奖总数比第十二次社科成果评奖减少了三分之一多。当然,获奖与否并不是衡量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院科研成果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二是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应用对策研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缺乏扎实的调研和深层次的思考,缺乏对社情民意的充分了解,缺乏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提不出多少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对策建议,不能真正满足自治区党政领导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要求和需要,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党政领导决策的咨询服务自然不够及时、有力。近年来,我院编发的《呈阅件》和《决策咨询》近200期,但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的仅有不到30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三是部分科研人员学术研究基本功欠缺,理论思维能力弱化,课题研究缺少创新价值。有的学风不严不实,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习惯于要总结要材料,不愿意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长期跟踪。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阻碍我们院整体学术水平和成果质量的提高。

  第三,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发展令人担忧。

  学科作为我院科研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支撑着我院科研工作的运行和进展。近年来,我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回族学、西夏学、应用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了民族文献学、政治学法学和生态文明等学科,形成了具有支撑作用、一定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基础学科、重点学科和扶持学科,建立了以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为主的多层次的学科队伍。虽然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发展前景却并不令人乐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西夏学科、回族伊斯兰教学科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失去,学科带头人出现断层,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研究能力弱化,学科建设发展缓慢。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虽然仍有一定的优势,但骨干和后续力量明显不足,总体研究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法学社会学、文化学科等目前也相对比较弱,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长领域,但群体优势不明显。这些问题和不足,也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

  第四,科研管理改革有较大进展,但仍需继续努力。

  科研管理是实现科研工作目标、发挥科研组织功能的基本程序和条件。建院以来,我们在科研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章,这些制度对保障和促进我院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加大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激活内部各种发展要素,鼓励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制度和举措。如“宁夏社科院科研组织管理条例”、“宁夏社科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前不久提交大家讨论的“宁夏社科院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优秀科研成果认定及奖励办法”、“科研业务岗位量化考核办法”、“青年科研人员课题管理办法”等制度,也是根据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我院的工作实际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制度机制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及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我院科研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院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竞争激励机制上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灵活有效的因素和机制尚未激活和建立,刚性约束和柔性整合之间不对称,过时观念和陈旧手段仍得以习惯性延续。一方面,我们的制度建设跟不上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从制度层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在制度的执行上大打折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当然,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即使已经比较完善的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情况的变化也会变得不适应,需要我们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和适用于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情况。但是,任何一项制度,哪怕它不完善有漏洞,只要它被认真的、严格的执行了,也比那些看起来很完善,完美,却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制度要好的多、有用的多。不完善的制度可以修改完善,而不被执行或不被严格执行的制度就是废纸一张。因此,下一步,我们的任务不光要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来改革我们的科研管理体制,制定完善我们的制度框架,更主要的是我们要认真、严格和自觉的执行我们的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科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院科研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既定奋斗目标。

  三、做好我院科研工作的主要思路

  正如前面所讲到的,当前,我们正目前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能否把握机遇,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选择正确的发展目标、合理的发展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关于目标、发展思路和举措,在《宁夏社会科学院2016~2020年事业发展规划》和《宁夏社会科学院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这两个文件,让大家充分了解我院今后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这里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下一步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讲话和《意见》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发挥新型智库服务自治区党政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形成一批党政决策需要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

  第二,继续坚持以我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中央对地方社科院“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有条件的要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要求,为地方社科院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社会科学专家的立场和视角看待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把“四个宁夏”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不断深入对宁夏区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对涉及民生福祉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力争使研究成果被党政决策充分吸收和利用。通过“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发挥,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赢得社科院应有的社会地位。

  第三,进一步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不断夯实应用对策研究基础。我们强调以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绝不是要忽视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长期以来,我院的特色优势学科在地方历史文化的积累与传承、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为现实服务方面,特色优势学科与应用对策研究发挥的功能各有侧重,是我院科研事业腾飞的两翼。下一步,我们要在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的前提下,本着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把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对策研究带动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以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促进应用对策研究水平的提高,力求做到应用对策研究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同步发展,同步提升,共同促进我院科研工作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第四,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自治区综合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院的总体研究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和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我院社科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提高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要有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研运行机制。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着重从政策导向体系、成果评价制度、科研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院实际的、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的动态管理体制,力争建立以公正、平等、竞争为原则,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使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使人才和科研精品不断涌现。要通过改革整合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探索建立在学科框架下的以学术团队为核心的学术组织结构。实现人才和力量的集聚效应,形成团队的科研优势和品牌效应。

  第五,加快科研转型,着力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成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以建设新型智库、实施创新工程为目标,进一步通过完善组织形式、管理和激励方式,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提出对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研究人才由学术型向智库型转化,研究成果由理论型向对策型转化,努力从“政策外脑”的角度服务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时,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主动联合区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打造一支具有深厚学术基础、立足区情、决策咨询水平能力较高的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加强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研究,着力推出一批服务“四个宁夏”建设的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

  同志们,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正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同时也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奋发有为的激情,干事创业的热情,同心同德,坚定信念,为开创我院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繁荣发展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作者:黄鑫 来源: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