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进背街小巷——城市管理背后的民生情怀

12.06.2015  12:51

阳光照进背街小巷——城市管理背后的民生情怀

  检查井盖出现破损,占道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背街小巷作为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一直是城市管理治理的难点。6月4日,我市第33次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将银川市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移交三区管护》的方案。方案的通过将消除职能交叉、管理真空的问题,提升了城市形象,让百姓放心出行。

  住建局:节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之所以将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移交三区管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约市政基础设施的管护成本。”银川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工作人员林琳告诉记者,全市主干道路及背街小街巷共

  有300余条,负责这些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的银川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全年平均用工人数仅有350余人,满足不了全市道路、街巷的市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按照《关于将银川市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移交三区管护》的方案,今后市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将以城区内道路规划红线30米为划分原则,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负责规划红线30米以内(含30米)的背街小街巷道路及其附属市政设施、道路红线至商铺建筑基线范围内设施的管护,包括路面、道牙、树框、人行道、检查井盖、雨水井箅等。此次由银川市移交三区辖区管护的支路、小街巷每年所需维护资金,将由市财政核拨到三区,三区将按照背街小街巷道路面积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从而保证道路的完好性和安全运行。 

  同时,市住建局市政管理处负责规划红线30米以外的市政道路、道路红线至商铺建筑基线范围内设施及城市范围内所有排水管道、检查井、雨水井的管护。各道路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及其附属设施仍由市城管部门统一负责管护。

  兴庆区:精细管护打造特色街巷

  “银川市移交兴庆区的背街小街巷有100余条,如何做好这些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管理是关键。”兴庆区相关负责人石继生告诉记者,做好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做好背街小街巷的摸排工作。       

  “这些街巷现在是什么状态?市政基础设施有没有破损?多长时间巡查一次?这些都需要实地查看。”石继生说,背街小街巷施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移交后,兴庆区将在管护上下大力气,依托社区网格员、环卫工人等定期进行巡查,及时汇总相关信息,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及时维护。

  “首先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积极和市级相关部门沟通,从资金、人力等方面做好配合。”兴庆区建设交通局局长马伟说道。银川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还获得过“2014亚洲都市景观奖”城市综合奖项,在城市管理上更要凸显水平。马伟说,在接管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后,兴庆区将根据各个街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街道特色,打造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背街小街巷。同时,对背街小街巷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保险管理,进一步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西夏区:畅通小巷让百姓满意出行

  “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移交后要积极向上级部门‘取经’学习,提高管理水平。”西夏区建设交通局局长吴素娟告诉记者:“城区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起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搞城建,不能只注重大街、公园等城市的‘面子’,也要治理好背街小街巷等城市的‘里子’。

  接管背街小街巷施政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后,西夏区将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办、社区的监管责任,建立起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长效监管机制,在各街道、小区广泛宣传,让更多的百姓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西夏区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管理方式加强背街小街巷的管护工作。“方案中提到,通过政府采购的招标方式确定企业对道路进行维护,维护所需各类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配备,政府不再承担此项费用。同时也会结合自己辖区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采取这样的办法,最终的目的还是提高背街小街巷的管理水平,让老百姓满意出行。”吴素娟说。

  记者  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