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镇精准扶贫提升移民幸福指数

23.06.2016  23:42
  宽敞干净的马路、鳞次栉比的商铺、整齐划一的农家新居、错落有致的闽南建筑……走进永宁县闽宁镇,处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彰显着移民样板镇新的气息和活力。如今的闽宁镇,早已不是昔日人烟稀少的戈壁荒原,已蜕变成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的“塞上江南”。近年来,闽宁镇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推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发展思路,全力以赴打造“四个样板”镇,人均纯收入由建镇初期的500元增长到2015年的10350元,4.4万名来自“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农民走出大山,通过移民搬迁、异地安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开启了扶贫攻坚新局面。
  规划引领打造特色闽宁新镇区
  要实施好精准扶贫,规划就必须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为此,永宁县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按照与银川市“三个同步推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思路,修编完善了《闽宁镇总体规划》、《闽宁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辖区6个行政村的富民产业发展规划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并坚持高质量改造老镇区,高水平建设新镇区,为闽宁镇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走在201省道闽宁镇路段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10万平方米的闽南风情特色一条街。建筑风格高低错落有致,建筑材料采用红砖红瓦,无形中提升了闽宁镇的城市品位。如今,这里特色街区已投入使用,部分商户已经入驻。“看到新镇区一天一个样,每个人打心眼里高兴和自豪,今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福宁村村民苏忠清说,商业街投用了,村民们就业、发展的机会也多了,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赚钱,他自己也打算租个商铺,做点小买卖,给家里多赚点钱。   
  记者了解到,闽宁新镇区规划建设占地2200亩47块面向社会企业招商地块已签约落地银川众一集团、福建龙钰投资置业等22家企业,撬动社会投资11亿元,4家企业主体完工,18家正在抓紧建设。未来新镇区的发展主要面向自驾游客人、葡萄酒爱好者、商务会议游客、旅游住宿游客等群体,将突出“宁酒、闽茶、旅游度假、宜居小镇”四个休闲主题,未来新镇区的活力和特色将更加显现。
  “老百姓不离家、不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增加经济收入。”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书记钱冬表示,引进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新镇区,有效解决移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确保安置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同时,全镇将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引导移民户经商或自主创业。
  民生优先建设生活富裕新农村
  闽宁镇作为全区打造的独具特色的移民样板镇,文教卫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直吸引各方的关注。近年来,永宁县把闽宁镇医疗、卫生、教育事业作为关心群众疾苦、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突出民生优先,嫁接优质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闽宁镇移民地区群众的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014年8月,永宁县将三级医院先进的医疗理念和丰富的诊疗经验通过网络传输“嫁接”到闽宁镇卫生院,实行远程会诊,为移民群众搭建便捷的看病就医平台,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有时专家不在卫生院,就通过远程会诊网络就诊,诊断结果几分钟就出来了,就像县医院‘搬’到了家门口。”村民李丽芳难掩心中喜悦。目前,闽宁镇6个行政村全面建成标准化卫生室,配齐乡村医生、保健员,可切实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去年,闽宁镇又投入4300万元建设了闽宁敬老院,将给村民带来更加实实在在的便利。
  看病问题解决了,文化娱乐生活更不能少。随着农村文化大院的遍地开花以及“送戏下乡”等各类惠民演出的开展,移民群众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看书、读报、健身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现在娱乐活动丰富多了,一到晚上,大人小孩都来到文化中心看表演、听秦腔。”村民李贵清高兴地说。和他感同身受的还有村民马亮,记者采访时他正翻看着一本与养殖技术有关的书籍。整个阅览室藏书有1700余册,涵盖农业、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闽宁镇全镇6个村都有了文化活动室,并配备各类活动器材、器具。
  为了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永宁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闽宁镇的软硬件投入,逐步缩小边远学校与中心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并选派县级及以上模范(优秀)教师到闽宁镇中小学任职任教,提高了闽宁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15年,永宁县为闽宁镇增加教师编制70名,招考教师90名并已全部到位。此外,新镇区幼儿园正在加快推进,投入560万元的原隆村小学已交付使用,将进一步促进闽宁镇基础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产业带动帮助移民增收致富
  移民地区,如果没有特色支柱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移民增收致富只能是空谈。“为了真正实现产业带动,增加就业,我们按照‘种葡萄、养黄牛、抓劳务、建园区’的思路和‘基础设施到村、产业支持到户、培训转移到人、帮扶责任到单位’的精准扶贫目标,进一步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加农民收入。”闽宁镇镇长马跃林说。
  光伏农业作为闽宁镇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不仅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也为闽宁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大棚内,各类蔬菜、花卉、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长势良好。“现在有这个大棚,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了。”家住原隆村的刘小爱是2014年8月搬迁到闽宁镇的移民,最初在食用菌温棚打工,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资,而现在她已经承包了两个棚,并雇用了别人给她打工,一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谈到现在的生活,刘小爱一脸欢喜。
  福宁村村民汪宁霞说:“过去出门打工,孩子没人照顾,顾虑太多,现在家门口打工,就跟上班族一样,农闲时可以在家里刺绣,农忙时在大棚里打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钱。目前,占地12000亩的昌盛光伏设施农业园区,30MW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588栋设施大棚已建成,89栋双模双网食用菌种植大棚已投入生产,已帮助上百位村民实现就业。马跃林告诉记者,近年来闽宁镇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已经实现了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转变,形成了“种葡萄,养黄牛,输劳务,建园区”四大支柱产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永宁县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葡萄酒年产量达4万吨,移民种植葡萄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全镇肉牛存栏达到1.6万头,建成屠宰场2座,年加工能力达4万头,“闽宁镇牛肉”品牌成功注册,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并为1537户贫困户托管肉牛3074头,贫困户享受分红330万元;新培育劳务派遣公司11家,培育劳务经济人10人,全镇劳务经济人达56人,有组织转移就业7327人,实现收入9622.1万元,人均劳务收入11230元。此外,闽宁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已入驻5家企业,闽宁扶贫产业园二期即将启动。
  钱冬表示,2016年,闽宁镇将坚持以移民增收致富为中心,力争2016年闽宁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12700元,同比增20%以上,与银川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并打赢153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空壳村”全部脱贫两场硬仗,狠抓美丽乡村建设、民生改善、创新发展三项工作,全力实现种植产业竞争力、肉牛养殖规模、劳务输出水平、产业园区实力四个提升,切实把闽宁协作移民扶贫示范镇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本报记者  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