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协作双向升级:闽企挺进六盘山区 宁商开拓沿海市场

12.10.2018  09:04
 

第十批福建援宁工作队代表(左一)接受表彰。吴隆重 摄

精准扶贫、矢志不渝,赤子胸中有大爱;种下希望、收获幸福,群众心里树丰碑。”近日,在一阵热情洋溢的颁奖辞中,福建省援宁工作队被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

这个表彰,代表宁夏各族人民对闽宁协作的真挚谢意。近年来,福建省一批又一批援宁工作队员奔赴宁夏,用心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助力双向交流合作,不断推出闽宁协作“升级版”。

挂职干部倾情援宁:演绎别样精彩人生

2018年的中秋节,在宁挂职干部李仲福一家又无法团圆。由于妻子陈莹援宁支教工作期满,先行带着小孩返回福州老家。

2016年11月,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政法委副书记李仲福来宁挂职,任原州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当时,陈莹一句“我支持你”坚定了李仲福的来宁挂职的决心。工作繁忙,李仲福很难顾及家人,第二年,陈莹主动请缨,带上11岁的儿子赴宁夏参加支教。

自此,“全家援宁”的故事开始在网络中传开。

作为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的一份子,李仲福夫妇的挂职援宁生活充满着拼搏与温馨。两年来,李仲福在挂职固原市原州区委常委、副区长任上的预定目标纷纷兑现:福州马尾区帮扶原州区各类资金到位2366万元,万亩荒山种上了油牡丹,援建教学楼拔地而起,偏僻山乡建起“闽宁示范村”,西海固山区娃娃学到了福州的船政课程,2018年下半年,李仲福新对接总投资达67.9亿元的20多个项目正陆续落实……而另一边,陈莹的艺术新理念教学成果迭出。

像李仲福这样的挂职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异乡一边克服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一边协调人脉筹划项目,始终忙碌在脱贫一线。第十批工作队到位一年多来,新争取到位福建援助资金27911.5万元,使福建投入宁夏的财政援助资金增至16.2亿元。同时,新建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速。

1997年3月至今,福建省先后派出10批共161名干部到宁夏挂职。同时,大批教师、医疗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到宁夏参与帮扶工作,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福建省援宁挂职干部不仅给宁夏发展带来了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带来了优良作风,从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方面给宁夏的干部群众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此外,闽宁两省区交流互访也日趋热络,加速了对口支援协作项目的实施。宁夏先后派出上千名县乡干部、妇女干部、企业管理干部、医疗技术骨干到福建挂职锻炼,40名中小学校长到福建省名校学习实践。闽宁两省区党政代表团互访也成效显著,一年多来,两地代表团已经成行95批918人次,互相学习考察,推进产业扶贫、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扶贫车间、闽宁示范村项目落地等对口协作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闽商在固原山区建设的牡丹山庄种植基地。 王艳春供图

闽商挺进六盘山区:激活宁夏的“基础性资源

乘坐飞机抵近宁夏,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尽收眼底。俯瞰全貌,印象中略显荒芜的山丘早已换上碧绿景观,其间,一片梯田环绕的山丘种满了油牡丹,格外抢眼。

这片油牡丹是来自福州的企业家林锦云投资建设的。他激动地向记者说道,闽宁协作给他带来了新机遇。

2014年,在挂职干部的指引下,林锦云承包了固原市原州区的一万多亩荒山,带来了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并聘请当地农民参与管理,吸纳了周围5个村300多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年人均增加收入2万多元。近日,已有1.5万亩油牡丹进入收获期,一亩地能产出400斤牡丹籽,产值达4000元。目前,固原油牡丹种植开始向多个村庄扩展,当地村民计划两年内扩种10万亩。

通过闽宁协作的渠道,闽商对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的投资不断升级,闽商掀起投资宁夏的热潮,闽宁产业园区纷纷在贫困山区落户。2017年12月投产的海原县纺织工业园项目总投资4亿元,一期已入驻企业6家、员工38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7人;总投资3.6亿元的西吉县泽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带动全县6个乡镇800多户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增加收入;落户于同心县的泉商葡萄酒旅游文化小镇和闽江服饰、飞越纺织和鸿宁服饰等4个项目,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福建企业家还在贫困村闲置房屋设立来料加工基地,让贫困劳动力既不耽误农业生产和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上班增收,目前这种扶贫车间已经建了18个,投入1600余万元,带动近千户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5万元。

凭借着福建的“发展性资源”,闽商成功激活了宁夏的“基础性资源”,加快了山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不到两年时间,已邀请128批716名企业家应邀到宁夏考察,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140.39亿元,落地项目24个、投资85.64亿元,带动2322人贫困人口脱贫。

爱拼才会赢”的闽商抓住西部开发历史机遇发展自己,也为宁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宁夏福建商会统计数据,近20年来,闽商为宁夏扶贫帮困、助学救灾、捐建校舍、修路建桥等公益捐助金额达13000余万元。

  闽商华特沥青的“绿色厂区”出货现场。孟建清 供图

宁夏品牌走出去:闽企宁商共掀创业热潮

闽商投资宁夏,不断打造宁夏品牌,使更多宁夏“拳头产品”亮相市场。近年来,宁夏闽商经营范围从传统的建材、食品、服装鞋帽等传统行业拓展到机械、电子、轻纺、新能源、葡萄酒等特色产业,涉及20余个行业100多个专业。

在华北和西北,有不少公路上使用的沥青产自宁东基地。由闽商设立的宁夏华特沥青有限公司是一座“绿色工厂”,生产与研发一体,厂区纤尘不染,改性沥青新技术生产线两端,进料出货无缝接驳,车来车往,没有半点撒漏现象。华特沥青还是该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目前该品牌的生产基地从内地到沿海都有布局。

对接改革开放的宁夏成了闽商创业发展的大舞台。据统计,目前福建在宁夏企业有5000多家,吸收了大量宁夏人士就业,逐渐催生了一大批懂市场、会管理的创业人才。福建援宁工作队也不失时机地组织宁夏创业人员前往福建学习电商技能,将更多宁夏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立足市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宁夏商家也主动前往福建沿海闯市场,得到闽商热情助。今年9月,红寺堡一批葡萄酒业者调研了闽南红酒市场,组团前往泉州举办名优产品,销售业绩喜人。最近,宁夏一批经营地产名货的商家组团走进福州,在利嘉国际商贸城设置了宁夏精品馆,计划建成宁夏特产集散中心,该商贸城负责人林勉海表示,福州企业愿意为宁夏产品挺进福建市场助一臂之力,共享市场资源,共同掀起创业热潮。

1996年起,福建和宁夏建立了对口扶贫协作关系。近年来,两省区“一对一”结对子帮扶不断向基层延伸。宁夏海原县、泾源县、红寺堡区、西吉县与福建相关市县实现乡镇结对帮扶,扶贫车间直接到乡村;在闽宁镇,有6个村与来自漳州角美镇的6个村结对帮扶,现代蘑菇房纷纷进村入户,许多种植户当年实现脱贫致富。目前,闽宁两省区的乡镇、村和部门对口结对帮扶已达161对,帮扶对象和责任更明确、帮扶措施更精准、成绩更为显著。

 

附件:

宁夏前9个月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50.7亿元
   10月8日,记者从宁夏交通运输厅获悉,2018年宁夏公路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78亿元,1至9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西部新闻网
闽宁镇各村明年将实现路面全硬化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石永磊 刘文光 实习生 尹银川新闻网
1至9月全区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150.7亿元
2018年我区公路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78亿元,1至9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交通运输厅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