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音铿锵,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动力

12.03.2019  19:24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作为。

  伴随着时代强音,2018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在服务大局中提高政治站位,在聚焦主业中主动履职尽责,在稳中求进中奋力担当作为,书写了组织工作的时代答卷。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个组织工作第一属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在谋全局抓大事中体现政治站位。

  持续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创新“流动课堂”“政策超市”“市民学校”等党建学习宣传平台,结合市委“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广泛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轮训”,统筹安排主体班和各类专题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各级干部1.2万人次,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扎实做好巡视问题整改落实。研究制定9类30条整改措施,如期完成2018年底前应完成的12项整改任务,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问题、建立了一批长效机制,集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突出抓好机构改革。研究制定《银川市机构改革方案》,突出选准用顺,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完成45个涉改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配出了功能强、结构优的领导班子,彰显出公道正派、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

  坚持走在前作表率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一年,全市组织系统以“身在首府、必居首位”的争先意识和奋斗姿态,在抓改革促创新中体现首府标准。

  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城市党建联合体。推行以党建为龙头,政府部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的“1+N”多元共商共治共享共赢的工作模式,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系统(行业)党委+单位(企业党组织)+楼院党小组”的组织体系,不断优化街道内部岗位设置,着力推行社区“一委一站一(多)居”管理模式,行政准入事项清单制管理、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四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有效推动街道功能向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转变,用改革“加法”做好基层治理“乘法”。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精准科学的识人用人体系。坚持政治标准,树立正向激励“风向标”。建成网上综合业绩考核评价信息平台,综合日常跟踪调研、专项巡察督查及审计、绩效考核等结果,对干部进行多维“扫描”、立体“画像”、科学研判,真正把“该用”的干部精准识别出来、及时发现出来。结合市县机构改革,旗帜鲜明选拔任用265名在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主战场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的“实干家”,靶向使用一批具有财经、外语、信息等专业背景的干部,大力调整交流长期在同一地区、同一单位工作的干部,及时发现使用吃苦耐劳、帮扶扎实、群众满意的驻村第一书记,大胆培养使用9名列入自治区“5123”工程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尽最大努力使干部得其时、当其位、尽其能。

  深化银川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首都带首府”合作机制成效显著。

  制定出台“1+2+7”人才新政,成立市委人才工作局,设立人才工作服务中心,依托“首都带首府”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引才育才模式。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对接北京中关村、银川经开区对接北京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共建引才新路径,以及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植物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国内顶尖院所联建的产学研建平台,为银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全面审视工作短板弱项,在抓规范促提升中体现责任担当。

  完善基本制度。学习贯彻全国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四联四化”机制、“三强九严”“五联五促”等重要文件精神,聚焦银川组织工作重点领域和短板弱项,出台了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一批抓基础、提质效、管长远的意见办法,构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制度机制。

  加大基本投入。落实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经费、党建工作经费以及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等各类经费6.74亿余元,达到上年投入的2.5倍。市县联动投入资金2.6亿元,通过新建、改(扩)建、置换等方式,建成13个3000㎡以上市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1个2000㎡以上县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45个1000㎡以上乡镇(街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新建(改建)500㎡以上农村、社区阵地123个,全市500㎡以上村(社区)党群活动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累计投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8750万元、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3648万元,将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住房公积金缴存、健康体检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建强基本队伍。面向全市所有行政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357名,表彰首届“凤城领头雁”46名。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青苗工程”,开办“农村经济管理”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业余大专班,累计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986名,选备村级后备干部805名,目前已完成学业或正在接受学历提升的村(社区)干部707名,“两个带头人”队伍不断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政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开展“三转一高”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树立“一盘棋”思想,推动机构改革、阵地建设等重点任务有效落实,老干部、干部人事档案、党员教育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2019年,全市组织系统将按照“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以新的奋斗姿态、新的优良作风、新的工作业绩,为银川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动力,为加快建设“绿色、高端、和谐、宜居”美丽新银川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记者 李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