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邻里守望”突出善、新、实

09.12.2014  19:29
 

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化居民感受邻里温暖

银川“邻里守望”突出善、新、实

    建立周五党员开展“邻里守望”机制、向居民发放“爱心服务卡”、开辟“四点半课堂”、传承和打造了“小巷红花”和“善行义举榜”等一批响亮的社区文化品牌……今年以来,银川面对基层、立足社区,突出“善、新、实”三个字,深入推进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使社区群众真切感受到邻里的温暖真情。

    “首先是突出一个‘善’字,使市民形成‘奉献为荣’的价值观。”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通过“道德讲堂”“社区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最美银川人”讲解“”文化和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使社区居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善向美”。而且,通过向居民发放“爱心服务卡”,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弱势人群提供便捷的“微服务”、义务便民服务等活动,倡导邻里互助精神。在“邻里守望”活动中,积极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开辟了“四点半课堂”、爱心课桌等,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功课补习、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

    与此同时,突出一个“”字,使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常态化。市文明办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场所,创新工作理念,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根据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次数,兑换成一定的积分,并由社区进行登记,按季度或年度进行积分兑换。”该负责人介绍,积分可以兑换物品,还可以兑换服务,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市文明办对市辖三区133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逐一进行了指导督查,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较好的社区给予17.6万元的奖励。

    此外,突出一个“”字,使睦邻文化成为群众生活的新方式。银川建立了周五党员开展“邻里守望”的长效机制,还搭建了“与邻相乐”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广场、乡村文化大院及社区各类文化设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睦邻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沟通的机会和平台。由此,传承和打造了“小巷红花”、“民情直通车”、“微心愿”服务、“善行义举榜”、“幸福储蓄”等一批响亮的社区文化品牌,传递出了社区特有的文化魅力,营造了睦邻友好的氛围。(记者 姬恒飞 通讯员 许金平)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