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机构改革释放最大红利

26.12.2014  16:01
 

    大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银川新一轮市及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11月5日正式启动以来,市直各部门已全部开始了“三定”方案的拟定和审核汇总工作,而6个县(市)区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分别经自治区和银川市委、市政府批准印发实施,并相继召开大会进行了动员部署,全面展开机构改革工作。

    此举意味着,银川新一轮机构改革步入了实质性运行阶段。与前几次相比,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是最大的一次,有关部门解读此次改革就是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以政府权力上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上的“加法”。

    值得注意的是,银川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和突破口,大力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最大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把银川市政府机构改革推入“深水区”,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

     效果:凸显“三快两新一突破

    “整个机构改革工作行动迅速,勇于创新,效果明显,凸显了‘三快、两新、一突破’的六大特点。”市编办副调研员、综合处主管侯文莅总结道,“三快”就是传达落实快、调研摸底快、行动落实快;“两新”是机构设置有创新、改革大瘦身实现创新;“一突破”则是重大改革有突破。

    据了解,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要求,银川精心谋划市县区机构改革思路,及时研究下发并回收了460余份调查问卷,同时深入20多个部门调研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迅速研究提出了《银川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初稿),并通过考察等方式广泛借鉴发达省区在地方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优化银川机构改革方案。

    经过反复修改后,在获得自治区批复不到半个月,银川于11月5日在全区率先召开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全面动员和启动实施银川市及县区机构改革工作,并印发了《银川市人民政府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总体上来看,本次机构改革银川共撤销、合并12个部门和事业单位,更名3个部门,调整5个直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调整整合近200余项职能,新组建8个部门和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改革后,工作部门减少5个,部门管理机构减少3个,增减相抵,市政府工作部门仍为32个;直属事业单位减少7个,部门管理事业单位减少1个,新设立事业单位2个,调整后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14个。同时,明确政府工作部门人员编制按5%~10%比例进行精简,精简收回的编制由市编办重新分配使用,加强事关重大民生保障和监管方面及新组建单位的人员力量。

    “本次机构改革,全面梳理政府职责事项,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市政府部门相同或相近的职责,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

    市编办主任纳影丽介绍,加大城市建设、市政管理等领域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切实厘清政府部门与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之间的职责关系,坚决防止政事不分、政企不分。

     创新:审批监管分离成亮点

    “银川在认真完成中央、自治区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设置、突出地区特色等方面完成了自选动作。”侯文莅告诉记者,机构设置创新主要有6个方面: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金融强市战略,成立金融工作局;整合对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资源,成立经济技术合作和外事侨务局;着力打造西北地区运动、休闲、旅游城市,成立体育旅游局;凸显“人才强市”和“塞上英才”战略,成立人才工作局;整合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资源,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这些机构的设置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处于创新领先地位的,有利于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推动银川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机构改革中,银川以审批与监管相对分离的创新理念,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成为亮点。“首先是开展审批事项‘清零’,对全市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非许可、部门管理等事项进行清空,重新洗牌、重新梳理、重新确认。”侯文莅介绍,全面清理各领域、各部门的审批事项和部门管理事项,全面摸清各部门家底,对审批事项再精简,对审批流程再优化,对审批费用再减免,在全区率先公布权力清单。另外,银川在全区率先开展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前置审批条件清理规范工作,彻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阳光审批”。

    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则是行政审批改革的“发力点”。银川将现有25个部门的153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局来承担,实现“一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枚章审结”,实现审批权和监管权分离,全面建立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审批运行机制,为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找到了最佳突破口。

     转变: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

    对此次银川政府机构改革作分析的话,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关于银川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履行职责,避免监管缺位、失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采访中介绍,本次职能转变中,加快改革工商登记制度。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必须取得前置许可的生产经营事项外,商事主体可直接向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确需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可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再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并放宽工商登记其它条件限制。很显然,这对于释放市场活力来说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