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银川文化新局面为百姓创造文化福祉

23.02.2016  09:38

  2016银川首届新春读书节在银川美术馆开幕,吸引不少市民现场选书。

  “梅花秦韵·绽放湖城”首届秦腔节开幕,区内外六位梅花奖得主现场表演。

  银川文化城新春庙会,12支银川社火队伍现场表演。

  2015年,第三届阿拉伯国家舞台技术人员研修班在银川举办。

银川市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

  今年1月29日,2016全市文化系统工作会议在银川市行政中心召开。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涛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文化系统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决策部署,坚持“提质提效能,创新创品牌”总要求,着力构建文化工作5大体系,全力推进8项重点工作,努力在3个方面实现新的提升(“583”工作思路),奋力开创全市文化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开放银川、富裕银川、和谐银川、美丽银川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智力支持。

  1

   着力构建5大体系

  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群众文化需求

  2016年,我市将建立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形成部门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探索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研究制定《银川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银川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标准体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扶持建设一批民族特色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对第一批12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街道)指导,推出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示范典型;全面提升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服务标准,丰富文化产品供给项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积极推进银川中心图书馆建设项目;加快银川市文化艺术馆新馆设施设备配置,加强数字化建设,争创全国优秀文化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和农村倾斜,推进22个街道中心图书馆标准化建设,新建2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积极支持灵武市中心图书馆、永宁县宣传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完善银川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试点推进两县一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

  扎实开展“四送六进·文化惠民”活动工程,全年开展“送戏下乡”1000场次以上、放映公益电影8000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广场文化品牌质量,研究制定《银川市加强广场文化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广场民族健身舞创作和推广工程、广场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活动,全年开展广场文艺演出1000场次以上;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惠民·一元剧场”、“百名文化专家志愿服务团基层行”、“国家院团来银演出”等活动;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工程,深入开展“书香银川·银川书香”活动,打造每月“银川读书日”品牌,提升“开卷有益·读者沙龙”活动影响力;做好“农家书屋”补充配送图书工作,抓好“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创新转换工作,开展“星级书屋”评定工作;在全市新建12个农村电影放映固定点,加强放映员管理培训,根据群众需求,调优放映点布局;在金凤区开展低保对象免费到城市影院观影活动,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公共影视文化权利。

  继续围绕群众文化常态化、体系化,打造“文化银川·花开四季”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精心举办秦腔节、少儿艺术节、残疾人艺术节、老年人艺术节、职工艺术节、社区文化节,县区、乡镇、街道、农民文化大院文艺汇演,秦腔票友、广场民族健身舞、银川好声音、民族器乐、汉字书写、书法绘画、非遗技艺、社团创新剧目大赛等文化赛事;继续办好“我们的节日”中秋、元旦、春节等系列节庆传统文化活动;创新推出银川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大集、校园艺术节、宁夏好歌大家唱、中国银川乡村音乐节、美好银川系列艺术展、青春励志微电影大赛。

   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型产业

  加快编制我市文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银川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银川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等课题研究;适时召开银川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完成银川市文化投融资公司组建,筹备成立银川文化产业协会、银川小微文化企业联盟,指导做好银川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换届工作。

  做好第7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户推荐工作;组织开展银川市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特色小微企业培育、扶持及命名工作;“十三五”期间,重点引导培育10家产值过亿元的龙头文化企业,培育壮大100家产值过千万元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发展1000家特色小微文化企业,支持个体创作者、工作室等特色主体发展,形成以特色文化产业为依托,延伸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格局。

  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统计分析、《银川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编制更新等工作,积极申请国家、自治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适时组织开展招商推介等活动,加大引资引智引项目力度,积极推进银川特色文化产业园(小微文化企业园)建设;举办首届中国银川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及动漫插画节、少博会等大型展会,为文化产业发展融资搭建平台;鼓励支持文化特色产品、非遗作品网络展示交易平台和电商发展建设;完成银川演艺中心文化综合体的招商、入驻和运营。

   着力构建现代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开展“清源2016”、“净网2016”等专项行动,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推行“扫黄打非”进基层。加大“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大案要案查处力度,坚决扫除文化市场和互联网上各种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完善联动执法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加强文化市场技术监控平台建设与应用,增强文化市场监控力度。加强城市影院管理服务,及时处理观众投诉,规范影院经营,提升服务水平。

  率先开展全区文化系统知识产权统计工作,起草制定《银川市软件正版化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定期开展软件正版化督查。

  搭建电子竞技比赛平台,发展完善银川电竞网吧联赛赛制,积极推动行业向电子竞技方向转型升级;建立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服务环境分级评定机制,文化经营场所诚信经营信用评价机制;探索上网服务行业管理新模式,推进文化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网络文化服务。鼓励游艺场所增设台球、书吧、休闲咖啡区、亲子活动区等,引导我市游艺娱乐场所进行综合业态经营活动。

   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体系,进一步提升银川文化的影响力

  指导银川艺术剧院、市文化艺术馆、银川美术馆和民营民间院团抓好优秀作品创作,注重挖掘银川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回族舞蹈、花儿戏曲、农民书画、小戏小品、民族器乐、非遗展演等民间传统艺术,倡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实施优秀剧本孵化计划,支持专业人才和业余文艺创作,定期组织开展文艺采风、创作、研讨和创新文艺作品评选展示活动,创排储备一批高品质文艺作品。

  完善宁蒙陕甘青文化联盟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周边毗邻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区域文化联动;以民族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博物等为重点,鼓励推动银川文化“走出去”,在中国文化馆年会期间,举办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艺邀请展演活动周活动;加强对外合作,积极争取阿拉伯国家演艺人员交流合作项目,完成舞剧《月上贺兰》赴马来西亚、韩国交流演出,承办好阿拉伯国家舞美技术人员研修班;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赴外文化交流、博览等活动,积极鼓励民族民间演艺、特色文化产品、文化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等领域参加及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活动,积极支持引导跨境文化贸易网络平台建设。

  规范机制,做好非遗项目申报命名,非遗传承基地、传承点的管理考核工作,办好第四届中国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春节、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及开斋节、古尔邦节、民族团结月期间举办民间民俗文化和非遗展示展演活动;鼓励企业、景区和各类机构实施非遗保护项目,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织举办银川市文化遗产展、贺兰山岩画拓片精粹展、编印《银川文化遗产》丛书,与银川电视台合作拍摄《银川市文化遗产》专题片;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定期对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各县(市)区文物保护点进行全面巡查;加强长城资源保护,实行长城保护员制度,开展三关口长城防洪工程建设和五虎墩长城抢险加固维修工程;做好将军楼迁建保护工程的实施、监管、指导工作,确保文物资源得到充分保护。

   着力构建文化人才体系,为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提供支撑保障

  采取聘请、聘任的方式,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柔性引进,邀请区内外在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专业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知名人士,组建银川市文化专家委员会;对我市文化艺术人才进行全面详细的普查统计、审核甄别、分类整理,建设银川文化艺术人才数据库,实行动态化管理,形成长期互动。

  积极与区内外艺术院校、演出团队、区直单位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训、资助扶持等措施,以建立院校实训基地、聘请院校师生担任文化指导员等方式,加大紧缺急需人才孵化培养。

  由市局牵头主办,各业务部门负责实施,分级分类举

  办文化创意、编导、声乐、舞蹈,基层馆(站)长、文艺团团长、文艺骨干、乡土人才等各类文化人才培训30个班次,培训5000人次。注重加强社会民间(民营)文艺团队管理,深化评星定级工作,抓好文化志愿者队伍和文化志愿网络平台建设,发挥好百名文化辅导员作用。

  招募区内在编导、剧本创作、作曲、声乐、舞蹈、戏剧表演、书法美术以及创意策划等方面有特长的文化艺术专家,不断完善管理服务章程,按照专家特长,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模式,定期组织深入基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辅导、讲座、培训、演出等志愿活动。

  2

   全力抓好年度8项重点工作

  坚持在文化部的指导下,按照突显银川特色,办成“行业的盛会,百姓的节日”的总体要求,提高文化馆(站)的服务效能。积极吸取借鉴第一、二届经验,扎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探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馆年会,确保年会顺利举办,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提升银川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中阿友谊雕塑园项目,加强与文化部外联局的沟通协调,加强与中国雕塑家学会的合作,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完成一期建设。落实第二批阿拉伯雕塑家来银创作工作。

  按照国办《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农村为重点,以推行文化服务标准化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创新管理制度、服务手段,整合服务平台,改善设施条件,拓展农村文化设施服务功能和内容。力争年内完成30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任务。

  认真落实《银川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方案》,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重点,加强对第一批12个创建单位的指导督促,做好评估验收命名等工作,注重总结创建经验,提升示范性乡镇(街道)引领带动作用。

  对银川市文化产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情况,制定出台《加快推进银川市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适时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会。

  加快银川特色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前期可研论证、项目规划建议书等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做好项目报备、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力争年内项目启动,明年底建成。

  在中国文化馆年会期间,策划举办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大集,活动期间通过举办西北少数民族文艺展演、国家艺术院团银川行、群星璀璨精品展演、乡镇文化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城乡群众感受文化盛宴。

  提早部署动员各相关单位围绕庆祝建党95周年及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主题,开展好精品文艺创作,举办好主题美术、摄影等展览及文艺展演等庆祝纪念活动。

  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3个提升

  巩固“三严三实”教育成果,以“三严三实”作风持续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

  深入扎实推进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加大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落实问责机制,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加强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国法准则,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排、演出一批优秀的反腐倡廉文化作品,在城乡放映廉政文化优秀爱国主义影片200部。

  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巩固全市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者活动。坚持以党建带动工青妇工作,开展“巾帼文明岗”、“先锋岗”等活动。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

  全面梳理现有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建立新的制度和办法,形成科学有效的人财物管理措施体系。制定《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意见》,开展“优秀公务员”、“优秀职工”、“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

  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党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开展“三严三实”、“守纪律讲规矩”等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与敬业精神。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聘任制度,绩效考评体系,实现聘任分离。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建立理事会制度,推行馆长负责制。总结2016年市图书馆、西夏区文化馆试点经验,2017年全面推行。

  树立文化工作服务意识,遵循群众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提升把服务群众的实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推行服务项目化、品牌化、数字化、精准化。根据群众的意愿、服务的内容,推行预约式、菜单式服务模式,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延时、错时服务,利用新兴信息手段,搭建微信、微博、网站等平台,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搭建便捷的与群众沟通和文化服务的信息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本版文字由记者  张慧  整理图片由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