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开发区4项举措冲刺首季开门红

26.01.2017  22:41
 

  1月25日,记者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截至目前,开发区在工业企业年度换档整修期,实现首月逆势增长,完成财政收入1.63亿元,与去年同期完成的1.42亿元相比,增长14.79%。为全面实现首季开门红,打好“准备之冬”收官战,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4项举措全力推动“建设之春”。

  据悉,按照年度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7亿元的既定目标,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战略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健康消费品“四大百亿产业园区”和电力平台、装备制造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改革试点”,对确定的首批44项重点工程全面施行领导责任制限时制。同时,全力备战重点工程,抓投产和开工,协调电力部门,全力推进晶体材料园隆基硅项目的设备安装和基础配套,力争2月底部分投产;联系银和新能源公司,加班加点推进半导体项目的设备安装,力争3月底部分设备投入试生产;抓好投资5.5亿元舍弗勒汽车轴承项目、投资4.5亿元的天通蓝宝石及切片项目、投资3亿元的中科环保垃圾发电等项目的服务协调,确保一季度全面开工。

  此外,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扎实做好春节期间生产企业的服务,抓运转和效益,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对隆基硅、天通银厦、银和新能源、西夏热电、蒙牛乳业、共享铸钢、共享模具、共享精密、中科环保等春节不放假企业,逐个进行节日慰问,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在电力运行和安全生产方面全力做好服务,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抓住国家近期调整招商引资政策的有利契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优势,研究出台符合国家方针及区市要求的稳增长促发展政策,节后组织干部职工全员招商,力争年内引进工业类大项目15个以上,完成合同资金8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两位数增长。

  “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下到灵武市的每个学校为学生做体检,截至目前我们体检的学生人数达到14000多人。其中,我市2.4万余名中小学生的体检信息已被编录成健康档案,目前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灵武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进华说。

  越是群众呼声高的热点难点问题,越是涉及直接利益的敏感问题,就越是关乎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多年来,灵武市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处入手,通过进行教育、医疗、住房等一批“最解渴”的民生工程迎难而上,大刀阔斧推进实施。

  2016年,灵武市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创新就业技能培训方式,变就业培训为培训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培育小企业160户,全民创业带动就业2880人。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教育方面支出资金2.96亿元,灵武市五中、灵武市七小建成投用,扩增学校和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9416平方米,完成12所薄弱学校改造。

  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安排116.76万元为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护理补贴,为10770名困难群众发放低保救助、高龄补贴4623万元,寒冬取暖补助474万元,安排43个老饭桌运行补贴资金97万元,为全市320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护理津贴1376万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方面支出1.28亿元,重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孕(产)妇产前免费检查、学生健康体检等……这些都是灵武市践行民生财政理念取得的丰硕成果。

  让民生随着“民声”变化

  在几十年前,能买得起“三转一响”是“民声”。而在今天,小区里的路灯什么时候亮?城市绿化什么时候能更多一些……这些可能正是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新“民声”。再庞大的民生项目,最终止于细小之处,造福一人生计。民生工程从哪里来?唯有让民生循着“民声”走。

  经过7年的时间,灵武市通过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由过去的“政府配餐”改变为“群众点菜”,通过“海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优化城乡公交线路、为农户安装1万台太阳能热水器、完成154个居民小区物业标准化建设,让众多城市居民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民生温暖。

  “近年来坚持以保障民生为重点,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这是百姓的强烈呼声,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李小鸿告诉记者,未来灵武市也将继续广征民意,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随着灵武市“民生财政”支出的不断加大,群众的期盼将不断变成现实,百姓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幸福。(记者 鲍淑玲)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