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帮万余农民工讨回2.3亿血汗钱 确保他们回家

20.11.2015  09:30

   银川帮万余农民工讨回2.3亿血汗钱

  两项资金确保他们顺利回家?百人以上集体欠薪情况减少

  又到年底,不少人开始扳指头计算回老家的时间,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群体,他们回家的脚步却被拖欠的工资牵绊。 

  今年,银川市有两项资金来保证农民工工资支付,分别是应急周转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确保农民工朋友能顺利回家。 

  截止今年10月底,银川市劳动监察支队已经为1.2万农民工讨回工资2.3亿元。

   已追讨农民工工资2.3亿元

  今年,我市的两项保证资金中,农民工应急周转金900万元,目前累计使用233万元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我市监管部门已经要求企业在明确时限内全额补还。 

  另外,年初收缴的1.07亿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中,已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应急通道支付1142万元。截至10月底,银川市劳动监察支队为1.2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3亿元。 

  工作人员介绍,到11月19日,银川市劳动监察支队累计接到欠薪举报508起,与去年同期的496起相差不多。不过,今年的投诉举报中,百人以上的集体欠薪明显减少,欠薪涉及的人数大都在10人以下。

   建筑、餐饮、美容美发业是欠薪大户

  银川市劳动监察支队近期正在处理的案件中,欠薪企业不乏一些大型餐饮。工作人员分析,每到年底,离职、跳槽最易导致欠薪纠纷,在流动性相对较大的餐饮行业,年底不仅是离职高峰期,也是讨薪高峰期。 

  其实,此前,我市已经组织力量对部分困难企业进行了排查,发现4家拖欠工资企业,涉及1864人2116万元。 

  目前,劳动监察部门正在督察欠薪的餐饮企业,及时支付职工工资。除建筑行业和餐饮行业之外,美容美发这些也是欠薪企业大户。

   就业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

  口头约定、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讨薪难的主要阻碍。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欠薪争议时,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处理就更加棘手。银川市劳动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提醒,在就业前,一定要有合同意识,写在纸面上才能有保障。

  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参考劳动监察部门印发的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劳动合同、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劳动合同。

  记者  韩会霞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