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水产养殖业走向绿色高效优质发展之路

16.08.2017  15:44

  适水产业是银川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银川市按照“三精”农业发展总体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应对全国大宗水产品价格疲软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水产业结构,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水产养殖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走向绿色高效优质发展之路。2017年全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现场会在银召开,银川绿色高效优质模式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创新陆基生态渔场养殖模式,建设了池塘工厂化养殖与稻田综合种养相结合的生态陆基渔场,实现养殖肥水达到自体循环净化,使因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富营养化肥水通过稻田大循环为稻田提供营养物质,稻田吸收净化的水为鱼塘净水养殖提供了优质的水源,解决了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根本问题,实现了养殖肥水零排放,达到水产养殖的绿色和谐发展。

  促进种养结合,实现水产养殖产值翻番。引进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将单产由原来的1000公斤提升到1600公斤,效益为常规养殖的3倍,有效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构建稻渔共生互促系统,在稻田养殖泥鳅、螃蟹等高价值水产品,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提升稻田产品质量安全,在提高有机水稻品质的同时,节省有机稻田肥料成本,增加了水产养殖收入,经预测亩均净收益增加1000元左右,实现了亩产“千斤粮、百公斤鱼、万元钱”的提质增产模式。

  提升适水产业信息化水平,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加速智慧农业在适水产业中的示范与推广,通过在养殖园区、养殖设施温室安装水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无线传感、手机遥控饲喂系统等先进物联网设备,实现水质实时监测、远程增氧,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节省人力成本。

  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构建现代水产种业体系。引进南美白对虾、美国斑点叉尾鮰、丁桂、鲈鱼、泥鳅等6个优良品种,调减养殖结构性过剩养殖品种面积,2017年组织调运名特优新苗种500多万尾,名特优新主养面积6000多亩,工厂化设施养殖面积37万平米。

  科技人员示范引领,推动适水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战略合作,在全国率先采用上海海洋大学管卫兵博士的国家专利技术,使新兴的水产科技落地转化,实现适水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推进银川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共选点建设生态陆基渔场15个,面积5000多亩,“以渔排碱”、“稻田鱼池生态循环”、“稻田、鱼池、循环水养殖复合循环系统”等绿色、循环、高产养殖模式已在我市推广应用。

  2017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1.6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3,设施温棚养殖39万平米、稻蟹养殖2万亩,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5公斤,居西北地区首位,在满足本区市场供应的同时,产品远销西藏拉萨、甘肃兰州、张掖、青海、内蒙等周边省市区,银川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

  

平罗县积极推进生态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平罗县加快推进名优新品种养殖和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农业厅
银川:循环农业推动绿色发展
  秋日的银川平原碧空如洗、云淡风轻,银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