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健全社会保障“兜底网”

08.03.2016  18:40
 

  3月7日,记者从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银川市民政部门将积极争取资金,完成4个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城乡养老服务及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社会兜底保障的加法。

  据了解,今年银川市将实施银川市爱心护理院二期项目;建设银川市精神病康复中心项目,为银川市及周边地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防治、康复服务;在全市建设7个老年活动中心,在农村建设10个农村幸福院和老饭桌;在西夏区园林场、西夏区乳香花园、永宁县闽宁镇建设3个日间照料中心;在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和闽宁镇建设4所敬老院。

  银川市还将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据银川市低保中心主任刘军介绍,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银川市今年将城市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40元,农村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150元,与全区持平。对于集中特困人员,将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5万元。

  此外,实施星级社区评定,建设10个五星级和谐社区,对28项社区准入事项进行督查落实,全面保障社区服务居民时间。同时,为创建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还将启动街头未成年人劝导和日常生活救助,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试点。加大推广专项冠名基金、小额冠名基金力度,积极引导、鼓励爱心单位和个人设立冠名慈善基金,使善款募集主体多元化,启动互联网网上募捐平台,实施慈善信息共享。(记者 束蓉)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