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交警以“互联网+交管”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19.11.2015  17:53

——“从严从实抓落实大干实干100天”活动专刊之二十二

        近年来,银川交警支队秉承“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理念,以互联网+为驱动,将始于民意、终于民利的“创新之路”贯穿于各项交管工作,不断完善交警部门的工作和服务,坚持为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创建一个“安于心、践于行”交通服务平台。

一、整合资源,自主研发执法办案应用管理系统,实现执法办案区视频联动和执法办案流程电子化。将警务通执法管理、酒驾查处管理、涉案车辆管理、办案区管理、执法办案、违法自助处理、执法记录仪,执法办案区等系统进行整合,研发了执法办案应用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射频技术,通过当事人佩戴的定位卡片,实时关联激活当事人所在点位的摄像机,对当事人的活动影像全程记录。每个定位卡片都有唯一的序列编码,后台通过序列编码将多段音视频记录自动合成,并与相应案件关联,在案件审核审批过程中可同步查看,实现了执法办案全过程音视频监督。此项目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版权局评审,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第4545871号)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第1046056号)。

二、强化应用,拓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合智慧银川的建设、应用工作,有计划地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向云平台的移植,应对交通管理数据规模和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应用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加快信息共享速度、增强数据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

(二)深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 一是 深化银川市智能交通指挥调度8个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动我市交通管理指挥调度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交通执法自动化、公众服务多元化、行政监督电子化“五化”发展进程。 二是 依托现有智能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卡口、电子警察、自动违停抓拍等外场设备设施,逐步建立“立体化、协作化”的交通防控体系。

三、创新思路,拓展新媒体服务功能,不断延伸为民的深度和触角。支队主动争取、抢占高地,群众点赞成为政务微信新大V。 一是 主动抢占舆论高地。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常态推出以道路交通管制、交通组织调整、便民服务、安全文明行车等“银川交警”主题宣传,并在重大事件处置过程中实时发布信息,构架“平时宣传引导、战时舆论制导”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11月6日,@中国政务风云榜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政务微博—宁夏回族自治区分榜报告,@银川交警政务微博位列“宁夏十大政务机构微博”第五,同时在“宁夏十大公安系统微博”榜单中排名第三。@银川市交警分局指挥中心、@银川交警秩序科、@兴庆交警一大队也位居前十。“银川交警”在市公安局前三季度通报排名中均名列第一。 二是 主动倾听社情民意。充分利用微信点对点功能,开通随手拍、“车窗抛物”有奖举报、信号灯优化建议等互动栏目,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呼声;完善制度,明确职责,有效衔接政务互动平台,确保互动栏目“件件有回声,事事能落实”,提供“指尖上的对话,手心里的服务”。今年处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政民互动、警民互动的意见建议、咨询求助、举报投诉等网络舆情17944件,网上办理补换证业务2836件;受理通行证申请40614件,签发21268件;现场体验学员243582人,预约科目一考试237443人。

四、主动作为,探索便民利民举措,打造亲民惠民的车驾管服务品牌。推进驾考放权,打破管理瓶颈。主动将部分驾考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县,实现驾考工作“市县一体化,服务社会化”。主动前移阵地,在全市11家4S店设立的带牌销售点,为群众新购置的机动车提供了检验、登记、核发牌证等“一站式”服务。在金凤区、宁东、银川市民大厅、西夏区二手车交易市场设立的车管分所和各基层交警大队设置了车驾管业务服务窗口,安装了交通违法处理自助缴纳终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建立值日警官“零距离”办事工作制和排队叫号系统,严格按照身份证叫号办理业务,确保不给非法中介留下空档。车辆审验远程查验系统、机动车报废远程监销系统、驾驶人考试网上预录入系统的建成,节省了警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科目一、二、三考场相继建成了电子监管、评判系统,全面实现了考试信息自动实时上传,考试成绩自动评判,从根本上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远程监控、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