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三管齐下 节水成市民生活常态

23.03.2015  10:28
 

    弧形管网可以收集雨水,用于绿化;小区喷泉用水可重复利用;居民节水器具配备率达到100%,3月22日,记者在节水创建小区宝湖天下看到,节水已经成为市民生活常态。自银川于2005年创建节水型城市以来,银川在保护地下水、大力建设高效节水农田设施和节约城市用水三方面成效明显,助力银川市的可持续发展。

    家住宝湖天下的白女士告诉记者,社区经常宣讲节水知识,家里的厨房、卫生间都配备了节水龙头,减少了自来水跑冒滴漏的浪费。2014年,银川用水总量14.04亿立方米,全市黄河水用水总量低于14.64亿立方米,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用水量得到了合理控制。永宁望洪镇北渠自实施了高标准灌溉农田和渠道砌护工程后,农民每亩地的灌水费用从过去的70~80元减少到了30~40元,永宁县高效节水葡萄滴灌工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节水办获悉,随着高效节水农业工程的不断推进,银川的农水利用系数得到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7。此外,随着城市节水型机构和社区的创建,节水宣传深入人心,城市再生水回用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三区达到22%,永宁达到45%,灵武达到4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2%。

    同时,为了银川地下水这个不可再生资源,今年银川封填自备井57眼,地下水较去年少取近1000万立方米。同时水务局积极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采取节水措施,提高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确保生活用水质量。(记者 束蓉)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