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山王三莲:夫妻小店承载大梦想

11.08.2015  08:35

郭良山在爱心手工面条店赶制面条。

   编者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选树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为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涌现出一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模范、先进典型。日前,自治区文明委授予郭良山等34人为第四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即日起,本报将对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让我们以道德的名义,共同感受道德的力量。

  8月8日,凌晨3时。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漆黑的燕庆市场内,一间小屋亮起了昏黄的灯光。郭良山和王三莲夫妇一如往常地起床,熟稔地开始制作起手工面条。

  凌晨5时,夫妻俩带着做好的面条摸黑出发前往宁园早市,开始迎接一拨拨顾客。直到上午10时半回到租地,夫妻俩才吃上了早饭。

  2011年,这对河南夫妇从老家来到银川打工。前些年在工地干过,也收过废品。2013年,夫妻俩用打工的积蓄租下了燕庆市场的一个店面,开起了“爱心手工面条”店,并立下“规矩”:对8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每人每天送一斤面条。郭良山言出必行,只要是上门买面条的老人或残疾人,他都主动奉上一斤面条。久而久之,周边居民都知道了这家面条店,其中的不少老人被夫妻俩的实诚打动,全成了回头客。要是看到哪个老人几天没来,心中惦记的郭良山还会找时间主动送面条上门。

  10多平方米的面条店在市场内毫不起眼。一进门,左侧堆满了袋装面粉,右侧是一张操作台,上面放着一些当天做好的手工面条。房屋用一条布帘隔开,最里面放着床,旁边的柜子上摆着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这个用“简陋”形容都不为过的店面,既是郭良山夫妇在银川的家,也是40个孩子希望的诞生地。

  4年多来,郭良山和王三莲夫妇先后对40个孤儿和贫困学生伸出援手。被捐助的孩子近的来自贺兰县、吴忠市、青铜峡市等地,远的在贵州、广西等大山深处。按照每人每年捐助600元计算,全年2.4万余元的支出基本占去夫妻俩收入的绝大部分。郭良山说自己没想那么多:“最初是听朋友说,然后也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一些报道,觉得他们需要帮助。”

  在不少人看来,这对夫妇每天含辛茹苦地奔波于3个早市和市场间,却将大部分辛苦钱都花在资助学生身上的事不能理解,但郭良山却说,母亲从小教育自己,对别人能帮一把是一把。“我们还能干,苦点累点无所谓,但上学对孩子却是影响一生的事情。我希望这样的资助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人总要互相帮助,真心帮人总不会吃亏。”这两年,郭良山夫妇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别人的好意。市场商贩会不时为他们送去鸡、鱼、蔬菜和水果,房东也将一年9000元的房租减到7000元。更令郭良山高兴的是,今年4月起,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办和新华东街银古路中队特别为他在丽水家园东门口的失地农民自立市场安排了一个固定摊位,并协调市场管理方免去了摊位费。同时,宁园早市管理方也为夫妻俩免去了一半摊位费。

  在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后,郭良山和王三莲成了附近的“名人”。这段时间,总有邻居拿着报纸来给夫妻俩“报喜”。郭良山很高兴,却并非因为上报纸,而是他觉得这些年的付出终于被肯定了。

  “现在不是有个新词叫‘正能量’吗?我希望在2年内能帮助100名贫困学生,并用实际行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爱心活动里,让社会的正能量越来越多。”郭良山说。(记者 张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