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17.03.2015  12:09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升级旅游业,对做好全年旅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是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

  如何实现升级?杨柳表示,要继续实施“内陆开放·旅游先行”战略,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区”五大目标,着重实现“旅游安全、综合改革、宣传合作、公共服务、产品体系、智慧旅游、作风转变”七大突破,扎实开展30项具体工作,全力推进西部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1573”工作思路,使旅游业成为开放宁夏的先导产业、富裕宁夏的支柱产业、和谐宁夏的富民产业、美丽宁夏的绿色产业。

  旅游部门将深化改革,努力建立旅游管理部门综合协调、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强化与旅游业发展新常态相适宜的工作职能,实现由单一体制向综合体制和机制的转变。重点依托宁夏旅游集团推动部分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释放企业发展活力。聘请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开发新型旅游业态、新旅游产品、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实现专业化经营。

  杨柳表示,今年要把推进传统旅游产品升级和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特别是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宁夏内陆开放,做好丝绸之路宁夏段旅游项目策划工作。全年研发生产8-10个能够代表宁夏地域文化的旅游商品,推出2-3个全国知名品牌并上市销售。重点打造回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研学旅游、老年旅游、旅游演艺等新产品,坚持以“”带“绿”,“红绿”结合,支持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改造提升,开发体验教育产品,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长期制约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推动我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杨柳说,旅游部门将用好旅游发展资金,围绕重大建设项目增强整体发展实力;支持各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购物休闲街区、传统手工艺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力争旅游厕所脏、乱、差、少得到明显改善;加大对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把全区旅游人才培养纳入教育部门全区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

  “今年是宁夏旅游借势宣传、增强影响力的最好时机。”杨柳表示,将高水平举办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和中阿旅游发展论坛,高标准办好第七届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高质量办好第十三届丝绸之路·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再塑宁夏旅游节庆新品牌。顺应旅游一体化发展大势,积极参加相关区域旅游合作活动,充分利用黄河旅游推广联盟、陆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等平台,加强旅游市场联合开发,参加“美丽中国·丝绸之路”“美丽中国·天下黄河”等重要海外专题推广活动、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区域性重点旅游节会,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在智慧旅游方面,自治区旅游局将努力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成果在营销、管理、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构建宁夏旅游云总体架构并推动实施,建设旅游运行监测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语种资讯平台、旅游综合统计系统,拓宽电子票务分销渠道,深化电子认证应用,布放游客自助服务终端,探索大数据挖掘,推动行业内外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

  “安全是旅游工作的底线。”杨柳指出,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及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旅游者自觉规避出游风险,要推动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工作。

  杨柳表示,2014年,全区旅游总收入占比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8%,这也意味着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是谋划“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之年,自治区旅游局将带领旅游人深入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四个宁夏”建设贡献力量。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