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前行风正劲

14.01.2016  09:14

  积淀丰饶的塞上文化厚土,正洋溢着时代的芬芳。

  站在“十二五”收官的节点上,回顾近年来我区文化企业发展历程,人们欣喜地发现: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我区文化企业逆势而上,划出了一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上扬曲线。

  这份靓丽的答卷饱含了全区各级文化部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他们沉下心来播撒文化种子,让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植根于塞上大地,成熟于塞上大地,群芳竞妍,春色满园。

  人们不禁要问,文化企业经济运行亮点究竟在哪里?“稳”在哪里,“进”在何方,“好”在何处?

   宁夏报业传媒公司:传统媒体,敢闯敢试显活力

  2009年,成立不久的宁夏报业传媒公司,就迈出了向市场进军、跨行业经营、进行机制改革的探索性步伐,成为勇立改革潮头的弄潮儿。

  2015年,宁夏报业传媒公司预计全年总收入3.8亿元,实现利润近4000万元。成功策划、举办了全区首届高考咨询会、首届“百孝之星”表彰评选活动、房·车博览会分会场活动等20余场活动。其中第七届房·车博览会共吸引50个汽车经销商的46个汽车品牌、22家房地产商和48个楼盘参展,现场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4亿元,展位总面积、汽车销售数量、房展预约登记人次均创历届之最。

  “随着广告和发行量双双下降,目前国内的报业正遭遇‘断崖式’滑落。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拓展思路,用创新的眼光,为企业闯出一条生存之道。”宁夏报业传媒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来,为确保广告经营不下降,宁夏报业传媒集团公司创新“活动广告”业务,先后策划了2015年《宁夏日报》县域经济观摩、“双十佳”企业评选等系列活动,预计全年实现广告收入8000万元;为积极拓展商务印刷市场,该公司投资近400万元,增添部分数码快印设备,在非报纸印刷、非印刷领域积极开展业务,全年实现收入7200万元。宁夏报业小额贷款公司立足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全年累计发放贷款7000多万元,品牌效益逐渐显现,已成长为宁夏报业传媒集团公司新的支柱产业。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走出去,让世界阅读宁夏

  “通过体制改革,我们实现了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改变了宁夏出版发行业‘小、弱、散’的局面,激发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活力,产生了更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一位负责人说,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理顺了管理体制,盘活了运行机制。

  2015年,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完成合并营业收入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6%;实现利润4217万元,比上年增长6.4%。

  作为2015年中阿博览会的文化产业重头戏,中阿国家出版合作论坛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搭起了版权贸易、文化交流的平台,签订100项155个图书品种版权,创历届论坛之最,实现了图书走出去的贸易顺差。

  作为搭台者,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成功输出图书版权38项、引进12项。从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4种图书在伊朗出版发行,到《唐卡艺术集成》输出至泰国白莲出版社,再到《回回娃》(阿文版)等4种图书输出至马来西亚,一批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优秀书籍“走出去”,让世界有机会阅读“宁夏”这部奇书。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还进一步调整优化出版结构,策划了一批经典选题,深挖优秀文化资源,提升出版物质量。《中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及战略储备》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人类的敦煌》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灸出健康来》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五本中医药优秀科普作品,《中国回族文学通史》获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始终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到102万户,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发展到32万户,宽带用户发展到13.5万户,户户通用户达90多万户。

  宁夏广电传媒集团负责人说:“如果没有网络整合的体制创新,没有数字电视的技术平台,全区各自为战的小网络如何降低综合成本?怎么破解资金瓶颈?如何建立现代企业的体制框架?”

  集团推进网络双向化改造,累计投资4.24亿元,实现了全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全覆盖,覆盖用户达120万户,在全区范围内拥有了开展高清、互动和宽带业务的能力,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完成了宁夏高速公路管道光缆工程(一期)500多公里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区广电骨干网的传输质量、容量和水平。完成了PTN集团用户专网建设工作,实现了个人用户和集团用户的分平台运行,提升了网络安全运行效率。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按照自治区信息化建设“8+N朵云”的要求,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完成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和新闻荟萃(智慧电视阳光政务)、平安社区、智能电子节目导航、多媒体阅读、三屏合一等应用软件系统的调试测试工作。

  此外,宁夏广电传媒集团以活动带动广告收入增长,成功策划了2015宁夏新年音乐会、2015年“3·15”大直播活动、父爱如山·须弥山感恩行动等大型活动。2015年,宁夏广电传媒集团预计总收入突破6亿元,比2014年增长2.7%。预计利润突破4000万元,比2014年增长6.3%。

   宁夏电影集团:品牌模式,催生发展新机遇

  2008年,宁夏电影集团牵头拍摄的大片《画皮》一举拿下2.5亿元的票房,成为当年中国票房排名第二的电影。“小厂拍大片”,震惊中国电影界。

  电影集团把《画皮》的成功当作不断砥砺前行的动力。2015年,通过自身业已形成的良好品牌,电影集团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向工商银行宁夏分行贷款3000万元,以土地、房产抵押方式向宁夏银行贷款2000万元,并通过各种方式融资3000万元,将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成40集同名电视剧,使该剧成为宁夏投入最高的一部影视作品。目前该剧已完成前期拍摄工作,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预计2016年下半年将在央视隆重推出。

  电影集团还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启动了自身打造的优质品牌——系列商业电影《画皮Ⅲ》和《阿修罗》,投入启动资金650万元。电影集团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申报的电影《中关村:IT风暴》和史诗电影《十三行》,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文化名片,扩大宁夏影响力

  2015年央视播出纪录片《神秘的西夏》,在全国引起一阵“西夏文化热”。

  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十集大型史诗纪录片,结合近年来西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西夏王朝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探秘。

  这部纪录片从前期投资到市场化运作、再到衍生品开发,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充分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功能,按照资本运作+实体经济“两轮驱动”战略,为文化造血,扩大宁夏影响力。

  《神秘的西夏》还跨越海峡,在台湾四家主要媒体播出,着实让“西夏”和“宁夏”成了热词。

  从电视剧《歌海情天》到明年即将登陆央视的纪录片《贺兰山》,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参与打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重点文化项目,极大提升了宁夏知名度。从华夏河图黄河艺汇工程到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该公司通过投融资担保等业务,为宁夏树立了一批人文旅游品牌,充实了我区文化景观内涵。

  截至2015年末,宁夏文化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实现收入1.29亿元,利润总额逾1100万元。

   宁夏演艺集团:创作精品,好戏连台送群众

  2015年,宁夏演艺集团深入开展送戏下乡、精品创作、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近日,记者在演艺集团创排的话剧《丝路天歌》排练现场,看到演员们正在反复练习台词,酝酿感情。该剧主创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精品是一个地区文化高度的标尺,尽管《丝路天歌》已在全国各地演出了35场,但我们仍希望通过一次次修改打磨,将更加完美的表演展现给观众。”

  在第二届中阿博览会上,演艺集团顺利完成了博览会主题晚会——《丝路金桥》的演出任务,大大提升了宁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演艺集团已赴泰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参加文化交流活动10余场。

  舞剧《花儿》《九州花儿美》,秦腔《狗儿爷涅槃》《花儿声声》,京剧《萧关道》《杨门女将》《庄妃》……不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在社区、农村、工地上,时常可见演艺集团送戏下乡的舞台车。“过去看场戏要跑几十里路,现在不出远门,方便得很!”家住贺兰县常信乡新华村的李大爷笑着说。2015年演艺集团累计送戏下乡演出824场,超出目标任务24场。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宁夏文化产业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脉动,将驶向更宽、更远的文化蓝海!(记者 王刚 姜璐 和牧川)

银川机场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记者2月9日从宁夏机场公司获悉,文化厅
2019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文化厅
新华时评:中国年、文化味,展自信
新华社杭州2月10日电 题:中国年、文化味,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