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生活环保就在身边

05.06.2015  10:01

  今天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今年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其实,身边点滴小事也可完成环保大命题,只要你是“践行绿色生活”的有心人。

  低碳出行 健康生活

  “自由变线,停车方便,环保省时,骑自行车比开车好。”张楠是名不折不扣的环保主义者,他的工作单位离家有8公里,工作4年来,他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别以为我骑车会比坐车慢,骑车上班只需15~20分钟,而坐公交车得40分钟左右。” 

  为了锻炼身体,48岁的老马去年“弃车”改徒步上班,“上班高峰期容易堵车,遇上了,一早上心情都不好了。我天天坐在办公室,运动时间有限。以前开车半个小时就到单位了,现在走着上班得一个小时,但走得心情舒畅,还能减肥。”在他的影响下,27岁的同事小苏也加入了步行上班的行列。

   垃圾分类 方便你我

  东城人家小区的834户居民正在做同一件有益环保的小事——垃圾分类。他们每天分别将可回收、不可回收、餐厨垃圾装进绿色、黄色、蓝色塑料袋中。蓝色的餐厨垃圾袋将被小区物业收集、分拣,并将不可处理的餐厨垃圾运往垃圾中转站,可处理的餐厨垃圾运往位于地下车库的绿色建筑垃圾分类生化处理操作站进行生物分解。据该小区物业客服经理胡菲菲介绍,该操作站每天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300公斤左右,目前小区高峰时每天处理10公斤~30公斤餐厨垃圾。而这些分解后的餐厨垃圾则变成绿化肥料,可满足小区10.9万平米的绿地施肥需求。 

  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在8个小区、5所小学、5所中学、1所大学以及5个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据银川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银川荣洁公司经理王新宁介绍,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进入垃圾桶、厨房破碎机等设施设备招标中。

   科技兴农 低碳环保

  “沼渣沼液可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当肥,还能当农药。”贺兰县金贵镇金贵村的陈万生使用沼渣沼液已有七年。陈万生有5亩果园,还种着些蔬菜,使用沼渣沼液,每年能节约2000多元的化肥和农药。不仅如此,沼气池里的沼液供应着他家的生活用气。陈万生说,村里有10多户用沼渣沼液种温棚,不仅蔬菜能提前半个月上市,而且每栋温棚可节约成本2000多元。 

  在兴庆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在2100亩土地的樱桃番茄、西瓜、茭瓜、梅豆等蔬菜种植上,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早春茬樱桃番茄亩平均毛收入达2.7万元,其他品种平均收入也在2.5万元以上。然而,这只是农民低碳环保的“冰山一角”,诸如测土配方、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也在我市农业上得到了应用。

   关注身边 从我做起

  王梅花是一名家庭主妇,环保对于她而言,就是“节约+二次利用”。比如在马桶水箱里放一个塑料瓶,减少马桶冲水量,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还比如购物自带手提袋,塑料袋充当垃圾袋等等。 

  张颖是一名5岁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的环保理念渗透到了孩子的教育中。今年4月,她倡导女儿幼儿园的15位家长和她一起在森林公园认养了16棵树。周末或假期,她都带着女儿去看看小树,讲讲树木知识。“有一天女儿看见别人摘槐花,她对我说,小树会‘疼’的,还上前去制止别人摘花。孩子有这种保护植物的意识,我觉得特别欣慰。”张颖说。

  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