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马得福”过除夕忆往昔

12.02.2021  10:41

  “生菜、菠菜、黄瓜都来一点儿,红绿辣椒也要。”永宁县闽宁镇农贸市场里,福宁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兴昌正在购买年夜饭的食材。

  “我男人想吃绿叶菜。”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里,陈金山被村妇尾随一路,只为他手里那把少见的绿菜。

  两个场景,相差23年,往日情景历历在目,让谢兴昌恍如昨日。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举家欢庆团圆的日子。记者走进《山海情》男一号马得福原型谢兴昌家,跟随他一起过除夕、忆往昔。

  5个子女、7个孙子都要赶回来过年,这顿年夜饭,少不了硬菜。上午9时,集市开了,谢兴昌和老伴上街,从牛羊肉到蔬菜、水果、馓子,谢兴昌“出手阔绰”,不到1个小时,花费600多元。

  “家门口就是市场,先少买点。”谢兴昌笑着说,前几天,他还购置了价值800多元的肉,够孩子们过年吃了。

  厨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回忆起初到闽宁镇的第一个春节,谢兴昌直言,天壤之别,不敢想、没法比。

  “当时身上只有十几块钱,去周边的李俊(现永宁县李俊镇)给娃买了几颗糖,一家人在没电、没水的房子里凑合过了一个年。”谢兴昌说,从前没钱过年,娃受了不少罪,如今条件好了,一年比一年有年味。

谢兴昌(左)与孙子、孙女围坐在一起,讲述自己的移民故事。

  11时,小儿子一家率先到来。见着谢兴昌,孙女谢孜涵迫不及待地喊:“爷爷您火了!我们同学找您要签名。”“爷爷您见黄轩、张嘉益了吗?

  “爷爷还成了你心里的名人!”谢兴昌摸着孙女的头笑着说,黄轩先后来了5次,每次手握一只录音笔,很认真听他讲述过往。

  “啥是好演员?能把我们一心为民的劲头演出来的就是。”话说间,谢兴昌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锅里的牛肉热气腾腾,香气四溢。12时20分,孙子孙女围坐在暖气房间里,边等奶奶上菜,边听谢兴昌讲闽宁镇的成长故事。

  “《山海情》里,不论动员搬迁时磨破嘴皮,还是一些人种双孢菇赔了钱,都很符合实际,只不过有一点,我们比电视剧里更苦!”谢兴昌说,移民第一天,他们就遭遇沙尘暴,行李被吹得只剩下“怀里抱的一个锅,脚下踩的一床被”。

  “爷爷,那么苦,你为啥坚持下来了?”谢孜涵不解地问。

  “西干渠的黄河水离我们不过20公里,周边交通四通八达,基础条件比老家好得多,凭啥不坚持?”谢兴昌回答。

  谢兴昌说,让他决心扎根在此还有一个原因,1997年7月,“考察”完移民搬迁点后,谢兴昌准备返回老家,路过附近的农场时,看到一排排个大、饱满的玉米棒子。

  “这是种啥都能成的好地方。”谢兴昌顿时有了底气,掰下4个玉米棒子,回村做思想工作。在老家西吉县王民乡红太村,谢兴昌先后组织两次动员会,最终带领13户村民到闽宁“打前站”。

  在闽宁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10年时间里,谢兴昌先后动员300多户村民从贫瘠的大山搬到富饶的平原。多年来,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谢兴昌和村民修渠、建房、种树,一个美丽家园逐渐拔地而起。但纵使忙到脚不沾地,村民收入仍然止步不前。

  与《山海情》里的情节一样,在福建专家的帮助下,谢兴昌和村民开始种植双孢菇,可随着种菇的人越来越多,双孢菇价格狂跌,不少村民流了汗却没钱挣。谢兴昌总结经验教训——产业发展要多元化,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

  自1999年起,谢兴昌先后尝试种植枸杞、葡萄,最终,逐渐摸索出种植酿酒葡萄的技术,将6亩地全种上葡萄。种植枸杞、酿酒葡萄、红树莓,养殖肉牛……和谢兴昌一样,在闽宁扶贫协作的推动下,闽宁镇的村民纷纷发展多元化产业,收入实现直线上升。

  去年,谢兴昌“解甲归田”,享受退休生活。拉着孙子孙女稚嫩的小手,谢兴昌语重心长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闽宁镇的未来是你们的,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继续建设美丽家园!”(记者 姜璐 马楠 实习生 杨名菡 文/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