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夏育种“候鸟”群

07.04.2018  12:06

  在中国的南端,有一片神奇的土地,普通人说她是“光热圣地”,农民叫她“种子基地”,农业科研人员称她为“育种的天堂”。她,就是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基地。每年9月份开始,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像“候鸟”一样飞向那里,与时间赛跑,在田间地头培育新的生命。

  近日,记者首次走进宁夏育种“候鸟”群。

  “我们在宁夏、海南两地连轴转,每年来海南三四次,主要做水稻杂交组合、配制及后期田间选择和收获,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有时过年也得在这边。”在宁夏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水稻试验田里,记者见到了宁夏农科院研究员安永平,正午强烈的阳光,让他时不时地抬起胳膊抹着脸上的汗水。

  今年54岁的安永平从事育种研究近30年了,他在此扩繁培育的圆粒香米宁粳54,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好吃大米。

  2014年,宁夏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投入使用。“来海南前,我兴奋地几夜都睡不着。以前看到别人南繁育种非常羡慕,有了好材料,只能求同学和老师帮忙代繁,现在我们南繁也有了自己的‘窝’。”安永平说。

  水稻的花期短,样本量大,育种队成员必须赶在盛花期内完成人工辅助授粉,因此在最热的中午,往往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在海南,除了条件艰苦,更折磨人的,是机械枯燥的育种工作。剪穗子,是育种中最枯燥的一道工序。将米粒大小的稻穗,用剪刀剪开,并要做到又快又准,需要花一番苦功。在选育杂交品种时,还要多一道工序——去雄,这时的要求更高。为了赶进程,安永平和他的队友们早上8时下地,一忙就是一天,回来后腰酸背痛。

  安永平的爱人也是水稻专家。2016年寒假,外地上大学的女儿回家度假,正赶上他们夫妇俩到海南育种,就把女儿带了过来。在海南的10多天里,女儿计划一家人一起出去玩玩、看看海,结果被父母抓了“劳工”,天天在地里帮忙,短短几天时间,“小公主”变成了“黑牡丹”。

  海南三亚,有靓丽的沙滩、美丽的海湾、神奇的雨林,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旅游。而这些育种“候鸟”们年年来此,却从没有惬意地在海滩或在热带雨林中漫步过。

  “三亚的旅游景点多,可我们的育种人员基本没时间去。”宁夏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驻海南办事处主任雍瑞华说,每次育种人员风尘仆仆赶来,干完活匆匆返回。

  42岁的李新在南繁育种同行中可谓“老人”。2005年,他首次踏上南繁之路,从此一直往返于宁夏与海南之间,从没有停歇过。

  “过去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李新说,那时,宁夏在海南还没有育种基地,只能住在农民家中,条件非常艰苦,每天能冲个澡就很满足。有一年,他租的地方一天见不到阳光,怕受蟑螂和其他虫子的“袭扰”,要自制挂钩,把锅铲瓢勺都挂在厨房半空。

  “一个品种完全出来再走向生命高峰,一般得十几年。育种人一定要心中有追求,耐得住寂寞。”李新说,春节期间是玉米授粉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一茬育种实验就白费了。在海南育种的14个年头,其中5个春节他没回家过年,“每到玉米授粉期,一天要做四五百个田间杂交组合,每天从早忙到晚,饭都顾不上吃。

  李新告诉记者,他每年最少要在海南住3个月,最长的一年住了146天。

  2007年,因同事家中有事,而玉米杂交又到了关键时刻,刚刚举行婚礼不到10天的李新,便放弃了婚假提前赶往海南。当年春节,他将新婚妻子带到海南度蜜月,可一接触到工作什么都忘了,在海南的10多天,妻子连基地的大门都没有离开过。“到现在我都欠妻子一个蜜月。”李新愧疚地说。

  “育种工作虽苦,但也很快乐,每培育一个品种就像培养一个孩子一样。”李新说,南繁基地投入使用以来,已加代玉米自交系6000余份,配置杂交种组合8000余份,选育出宁单27号、宁单31号、宁单37号玉米新品种,“过去我们的玉米品种走不出家门,如今仅宁单19号就在甘肃、陕西、内蒙古推广种植20余万亩。”(记者 张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