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凝聚力量做好“平安建设”大文章

17.01.2016  11:29

  推进社会服务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基层综治维稳组织建设、部门联动调处矛盾纠纷……2015年,贺兰县以法治为引领,深入推进平安贺兰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做好“平安建设”大文章。

   小网格解决大问题

   2015年11月下旬,马家寨社区7网格的网格员接到群众反映,称近期多次买到伪劣饮料。随后,社区组织网格员大力排查,在煤苑小区1号楼4单元102室发现一处疑似造假窝点,随将此事上报至上级部门。在网格员的协助下,派出所民警和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联合进行检查,当场查获用于生产制造的设备三台,假冒伪劣产品5箱。

  2015年习岗街道办运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1708件,治安隐患案件1477件,民生服务案件2900件,社区管理与服务案件134件,而上述例子仅是其中一件。

  据了解,贺兰县委政法委制定了《贺兰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先期投入200万元完成习岗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将县城的8个社区以每格400~800户、约1500人的规模划分为了116个网格,确立网格员116人。投入资金50余万元,配发网格员手持移动终端127部,累计完成人口信息采集8.8万余条,房屋信息5.6万余条。该中心所应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包含实有房屋、实有人口、社管办公、事件处理、数字网格等模块,点击各个模块,人、事、地、物等信息一目了然。系统除了掌握居民信息、方便管理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便民服务,将走访和日常巡防过程中发现的事件通过手持终端现场上报,达到服务与管理并重,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服务延伸到基层。

  此外,目前,贺兰县治安防控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全县重点场所和重要道路建设治安监控点位600处864路、治安卡口24处、电子警察64处。

   人民调解定纷止争

  “贺兰县不仅形成了以县、乡镇(街道)、村(居)三级网络化调解体系,我们还创新人民调解‘1+5

  联调联动机制,即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信访调解、人民调解+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健全警调、诉调、检调、政调衔接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社会矛盾。”贺兰县司法局局长李东鹰介绍说,通过联调联动,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27件。

  抓住重点时段、化解重点纠纷、拓宽调解新领域,这是化解调解难点的“法宝”。据了解,贺兰县坚持“两排查一分析”制度,各乡镇(街道)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各村(社区)调委会坚持每月两次矛盾纠纷排查。同时,在春节、五一等节日期间,开展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活动,抓重点纠纷调解、抓难点案化解。截至2015年11月,贺兰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10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11件,调处511件,调处成功率达100%。

  此外,贺兰县已成立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妇女权益、物业管理等1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95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6件339人次。

   高压严打传销锐减

  2015年5月,贺兰县经过周密部署,将正在聚会的59名传销人员一网打尽,扣押涉案车辆11台,依法刑拘22人,批捕11人,工商行政处理37人。这意味着,贺兰县的传销网络体系大半崩溃。

  此番大捷并非偶然,一直以来,贺兰县都保持着高压严打态势,对传销采取群防群治。据了解,2015年贺兰县由政法委牵头,抽调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办等40个单位、83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信息摸排组、劝返遣散组、查处打击组、出租房屋管理组、督导检查组五个专项工作组。而劝返遣散组又下设了太阳城、马家寨等6个工作小组,开展为信息摸排组提供涉嫌传销出租房屋和人员信息、教育房主与承租人依法解除租赁关系等工作。与此同时,贺兰县还通过举办打击传销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打击传销图片展,以及在小区进出口悬挂警示牌等方式,不断强化警示。

  据了解,截至2015年10月底,贺兰县共开展专项行动6次,出动执法车辆35台次、执法人员768人次,端掉传销窝点84个,查获涉传人员1317人,教育劝返1009人,行政处罚案件77起,罚没款90.68万元。

  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