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思想深刻——读张怀武《今日方知我是我》

20.04.2015  12:50

  《今日方知我是我》(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收录张怀武先生2007年至2011年写的随笔39篇,共计15万字。全书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说历史,二是说知识,三是说现实。作者从不空泛说理,总是把历史、知识、现实揉在一起说,所以上述分类只是相对而言,很多文章是横跨两类,甚至三类,只是看起来有的稍偏重于某类罢了。

  说历史这一类,如《势不可使尽》《龙的联想》《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今日方知我是我》《碑隐真机》《从“解手”说起》等。或围绕一个主题(如“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汲取精华,反思缺陷),或围绕一种历史现象(如明、清以“八股文”应试;佛教禅宗在中国的传承、发展;中国回族的形成;明初全国范围的移民;中国历代对长城的经营等),将有关的历史过程、典故、诗词、轶闻等有序铺开,让读者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吮吸历史的乳汁。这一类文章绝不是就历史谈历史,都是作者心有所思,观照现实的。

  说知识这一类,如《二十四孝图》《鼠咬天开》《解梦周公》《论“忘八,王八蛋!”》《夜郎之争》《谈谈做读书笔记》等。《二十四孝图》将二十四孝故事全部附在文章后面,很别致。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引用鲁迅先生谈及“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是“本来谁也不实行”的。张怀武先生在文章里说:“在文明进步的今天,我们不能否认孝道在构建和睦家庭、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名,不加分析,用荒诞和虚幻不实来教化世人。”文章最后引用党的十七大报告“要全国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话,使文章立论有了更坚实的理论、政策基础。

  说现实这一类,如《忽然活得不耐烦》《危机与责任》《给后人留点什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孝悌缺失,民族之殇》《不白活一回》等。这些文章也联系历史、知识,但主要笔墨或重要笔墨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写于2008年11月的《危机与责任》提出“人类资配置的基本模式并未发生逆转,市场仍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好方式”;《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写于2008年12月,谈到“‘三不’原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敲响的警钟。根本上是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理念与4年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完全一致。作者在《如诗的老年时代》《醒世箴言》《善待自己,享受生活》《优哉游哉》《盛世危言》等文章中表达的关于生命意义、老年人的伟大和悲哀、适度追求与幸福感把握、真正的经济强国之道等问题的思考,都是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导向积极,令人深思。

  综合起来看,本书文章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动静结合。本书多数文章都是动态材料与静态材料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生动性,又有丰富性。二是虚实“联网”。务虚往往能一针见血,但总与具体事例相结合,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三是首尾别致。多数文章以具体材料开头,迅速入题,抓住读者。结尾则别具一格,常画龙点睛,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四是雅俗共赏。文章具有与作者年龄、身份、修养相匹配的严肃、稳重,同时又可以看到作者的心、笔还年轻。本书是一本雅俗共赏、思想深刻的好书。王庆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