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国家公园怎么建?

15.03.2017  07:2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侯雪静、安蓓)记者1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展顺利,国家发改委将抓紧总结梳理试点取得的经验,研究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前我国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进行,其中包括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以及香格里拉普达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试点省市正按照试点方案要求,积极推进试点各项工作。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解决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性问题,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实现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进行中的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 高敬、侯雪静、安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初,我国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当年6月,我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根据相关资料,我国目前共有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面积的31.16%。这也是目前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正在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自然修复为主,保护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维护和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旨在进一步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试点区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其中四川占74%。   国家公园试点区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廊道建设,连通相互隔离的栖息地,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通过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通行提供方便。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选址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片区占71%,黑龙江省片区占29%。   该试点区旨在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实现其稳定繁衍生息;有效解决东北虎豹保护与当地发展之间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这里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6种,金丝猴、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种。   试点区整合现有的神农架“国字头”保护地,面积为1170平方公里。   【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位于浙江省开化县,这里拥有大片原始森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黑麂的主要栖息地。   试点区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包括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连接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区域内涵盖4个乡镇。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试点区整合了原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保护地,新增非保护地但资源价值较高的地区,总面积635.94平方公里。   这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生物物种遗传基因资源的天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还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位于福建省北部,试点范围包括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总面积982.59平方公里。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保存了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目前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面积59.91平方公里,长城总长度27.48公里,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边界为基础。   试点区域的选择旨在保护人文资源的同时,带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达到人文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整合周边各类保护地,形成统一完整的生态系统。   国家公园六问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新华社记者 侯雪静、高敬、安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怎么建?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就其中的六大热点话题一探究竟。   国家公园有啥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说,国家公园强调生态完整性,因此一定是相当大的体量,它的生态功能才能完整实现。   国家公园能够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对重要生态系统进行更为严格的保护,对珍稀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效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遗产。   “从保护濒危物种上升到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国家公园既能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同时也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所所长张大勇说,国家公园应当是国家直接管理,且地貌、景观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要建国家公园?   当前,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模式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兼有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多种保护类型。由于大多数保护区是在抢救性保护的理念下建立的,存在缺少系统科学设计,管理部门多、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生态学家葛剑平说:“建设国家公园就是要从国家层面理顺这些问题,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以我国首个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试点的目标就是把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整合起来,实行垂直管理,形成合力,实现生态的科学管理、科学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国家公园如何平衡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尽管目前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但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国家公园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开发,否则将会走向歧途。   有代表认为,国家公园不是城市公园,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纯净自然。   李晓南说,在严格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可在园区周边开展适度的商业开发,但其规划要与国家公园规划相一致、相协调。国家公园以国家投入为主,不搞门票经济,仅开展限制性的游客预约的生态体验。   张大勇则认为,国家公园最大任务是要保护生态系统,但完全避免人类干扰很难行得通,还是要有一定的利用,怎么寻求保护和利用的平衡还需要探索。   国家公园建设如何解决人为干扰?   张大勇说,与国外的国家公园基本处于无人区的状况不同,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内和周边人口密度较高。国家公园建设会涉及百姓的生活问题,如何安置还得具体研究。   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为例,目前东北虎豹面临的生存困境,主要来自人为干扰。为此,葛剑平建议将保护区内的百姓生态移民,或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使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致损害生态系统。   国家公园怎么建?   国家公园虽然带有“公园”二字,“但它既不是单纯供游人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葛剑平说,国家公园兼具资源的保护、教育、科研、游憩等多种功能,因此在管理上,要避免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要科学划定功能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生态。   通俗地讲,国家公园是更大意义上的“公园”,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子孙后代的,既是区域的更是全国的。因此一切都要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同时通过融入教育、观光体验等渠道满足群众亲近大自然的需求。   葛剑平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非是在原有自然保护区基础上多建立几个,而是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思路做好系统整合、利益均衡与部门协同,要根除“九龙治水”的痼疾,实现“一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   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何时出现?   目前我国已有三江源、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南山、长城、香格里拉普达措、大熊猫和东北虎豹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涉及青海、湖北、福建、浙江、湖南、北京、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吉林和黑龙江等12个省份。
  业内人士分析,形成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应很快能现身。(参与记者:马勇、谭元斌、赖星、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