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回民干娘》:小火慢熬的“羊杂汤”最解馋

03.03.2016  19:33

      每逢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开进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送演出,这样的场景司空见惯:空旷无垠的茫茫戈壁,千沟万壑如老者布满皱纹的额头,沟壑间镶嵌着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身着黑色棉袄棉裤,抽着旱烟的老者倚在村头南墙根上,边晒太阳边看着戏台上的演出,还不时向身旁乡亲们发表心得:“这戏演得好,就像跟我们谝闲传呢!

      类似的话听多了,喜欢裹着破棉衣混到人堆里充西北汉子的北京人王志洪的新想法有了底气。靠着基层巡演300场的口碑,2月26日晚,由宁夏话剧团创排的话剧《回民干娘》唱着大西北的花儿终于登上北京国家话剧院舞台。看过演出后,戏剧评论家黄维钧哭了,在他看来,话剧《回民干娘》没有华丽的制作,甚至连舞台背景也没有明显变化,但朴实的语言、感人的故事、真挚的表演打动了他“挑剔”的心。

      说起来,这部让人落泪的剧目讲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该剧根据宁夏多位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的事迹改编:在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社区主任马明霞在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腾出自家院子的5间房供因学校危房改造没地方住的汉族学生无偿居住。为此,马明霞跟女儿闹翻,差点跟丈夫离婚,善举却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周围人的敬意,最终种种冲突、矛盾在理解和关爱中化为皆大欢喜。在不少人的惯常印象里,很多先进人物题材作品常给人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感觉,可编剧王志洪凭借50多年扎根西海固对这片土地的持续观察和记录,使模范人物成了宁夏百姓家喻户晓的话题。

      2月27日,宁夏话剧团邀请不少戏剧界专家学者在北京举行话剧《回民干娘》研讨会。会上不少人已白发上头,有的已从创作领域转行,听说75岁的王志洪还坚守创作一线,大家感慨不已。“我每年一定要回西海固。我创作的14部作品的素材就是与当地百姓谝闲传聊出来的。”王志洪说,“写的东西老百姓真爱看,还看得懂,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们这个团队做的是‘小买卖’,是一碗宁夏的‘羊杂汤’,我们就是在‘羊杂汤’里下功夫,做得好吃点。

      要想让农民喜欢你的戏,演出内容必须对农民的胃口。据了解,为了与农民交朋友,宁夏话剧团在六盘山贫困区建了5个生活基地村,剧院演职员尤其是创作人员,每年都要到这里跟老乡们住上一阵子,然后带着满脑子的新故事回去。“创作《回民干娘》时,我们先下去蹲点,挑出有代表性的故事先讲给几位先进人物听,得到他们认可后我们再生产剧本,接着给农民读剧本,修改成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再投入排练,排练完成后,还要请农民对我们的作品提意见,让广大观众‘看货’后再‘订货’。”王志洪说。

      30多年来,宁夏话剧团小火慢熬做出来的这碗“羊杂汤”已经成了山里人解馋的精神食粮,每当看到宁夏话剧团标志性的“大篷车”,乡亲们便知道又有好戏看了。由文化部、财政部配发的“大篷车”已是如今全国基层乡镇普及的流动舞台演出车,因拆卸方便,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百姓看演出的需求。可在30年前,由宁夏话剧团独创的“大篷车”最早的雏形是一辆东风牌大卡车,是凭自治区文化厅给的3000元经费,王志洪带着大伙到建材市场买材料自己焊接出来的。30年来,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带着自创剧目行驶了80余万公里,演出7000余场,观众人数达1000余万人次,这种形式也被推广到全国众多文艺团体,成为文艺服务基层的有效形式。

      2月28日,进京演出的宁夏话剧团大部分演员已返回单位,他们将带着观众和专家的意见继续打磨这部作品。春天已经来临,宁夏话剧团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下乡演出了,有了更多观众的认可,这部饱含回汉民族深情、满载基层文化工作者诚意的作品,当随大篷车走出戈壁、走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记者李  雪)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