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高端科普讲座 感悟创新求真精神——宁夏育才中学“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如期举行

14.04.2016  13:09

4月5日至7日,宁夏育才中学全校学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三天时间里,中国科学院科普演讲团的六位科学家为山区学生送上36场科普讲座,三个年级的学生全都参与聆听了科普讲座。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徐德诗教授,围绕“一个意识、两个知道、三个行动”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亲身赴国内外地震现场参加应急救援的实例,向学生全面详细地讲述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常识。徐教授学识渊博、思维清晰和语言幽默,精彩的讲座赢得全校学生的广泛赞誉。

空军《航空杂志》社副编审、《航空知识》杂志社编委会委员、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傅前哨教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作了题为“航空母舰的秘密”的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航母战斗群、战斗机怎样在航母上起飞、我国周边航母、我国未来的航母等神秘、深奥的军事知识。傅教授独到的见解、声情并茂的演讲将学生带入了现代战争的视野,演讲中不断互动交流,学生讨论气氛热烈。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万儒教授,以生物武器与战争为题,向学生讲述了诸如转基因食品、生物克隆、生物探测器、生物武器、干细胞治疗等丰富的科学知识。孙教授的讲座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神秘的科学世界。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教授,以“南极、北极与人类未来”为主题,从气候、环境、军事、资源等方面介绍地球两极之于人类未来的重要性,讲解地球灾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学生们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思考着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空军指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邦年教授,重点讲解我国的战斗机,向学生介绍我国最新战斗机的研制趣事、设计思想、性能特点和空军力量。还为学生讲解未来空战与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无人机、微型飞机、隐形飞机的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俊杰博士,以“宇宙和我们”为主题,介绍宇宙及星空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人类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讲座还从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太阳及太阳系内天体、恒星及银河系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简介天文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宇宙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

科学家们的讲座,给宁夏育才中学的各个科技兴趣社团带来了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持,学生中的科技爱好者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纷纷向科学家请教。无人机兴趣社团的学生们充分利用讲座之后的时间与徐邦年教授、傅教授反复交流,得到了两位老科学家关于无人机的起源与进步、无人机的技术与特点、无人作战飞机的问世等等方面的指导。

3天时间,36场讲座,科学家们结合当前各个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用活泼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这些山区学生送上科技饕餮盛宴。他们各自从自身专业研究的领域出发,结合视频、文字、图片、数据等多种形式,用丰富、真实、前卫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讲座结束,学生们争相提问,与科学家交谈、合影、签名,并与科学家们相约明年再见。科学家们也为宁夏育才中学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办优质高中所做出的诸多努力大加称赞,他们渴望来年向育才的山里娃传授更多的科技知识。

 

        (宁夏育才中学党政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