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银川故事奏响发展强音

30.11.2016  16:36
 

  志愿者服务队在为环卫工人进行身体检查。

  【核心提示】

  推进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率先在全国建立政务微博集群,创造网络问政的“银川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最美银川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打造“书香银川·银川书香”……近年来,银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为全市开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率先在全国建立政务微博集群,创造网络问政的“银川模式”;

  网上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21.87万人、943个团队,服务时长达73.6万小时;

  累计表彰“最美银川人”580名个人和15个集体;

  投入4亿多元完善了各级各类硬件设施,新建改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700余处……

  近年来,银川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高起点开局,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为全市开放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

  “理论品牌”效应突出显现

  理论武装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工作,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银川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脱俊卿介绍,十八大以来,市委讲师团着重把举办市委中心组理论专题学习报告会作为研究解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的重要载体来抓。如今,市委中心组理论专题学习报告会已成为银川市领导干部学习的理论阵地和示范平台,“理论品牌”效应突出显现。

  据介绍,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发展项目等内容,市委中心组邀请李慎明、王一鸣等36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近62次集体学习,市委中心组参学率达98%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市开辟领导干部“讲一课”,市领导徐广国、白尚成等通过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党课、专题研讨会议、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报告会、干部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讲一课”。

  创建网络问政“银川模式

  《人民日报》刊登《银川实现“市审批改备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宁夏银川:一局一章管审批》,新华社刊发《银川:问题倒逼改革,办事便利无忧》……中央主流媒体近年来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银川速度”、“银川效率”、“智慧银川”、“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等等银川改革发展的新鲜做

  法、成果及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敏锐把握银川市富有探索意义、改革精神和实践价值的亮点工作和成果、事件或活动进行深度报道,不断提升银川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二五”以来,银川市新闻宣传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以正确舆论引领社会主流思想,以深化改革锻造媒体公信力,以精准策划营销城市形象,以创新思维提升传播能力,为银川开放内涵式发展和建设“两宜两化”城市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凝聚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共识,为银川在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中走在前做表率唱响好声音,打好主动仗。

  在此基础上,银川市创新媒体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先后创办了《电视问政》《电视施政》栏目,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电视和广播、网络直播的现场施政承诺和问政监督,并对承诺及问政工作建档。截至目前,两档节目已播出35期,参与问政、施政单位94个,解决问题2000余个,问政追责152人,催生了纪检、媒体、公众“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

  此外,率先在全国建立政务微博集群,创建网络问政的“银川模式”。目前全市已形成由514个覆盖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及各乡镇(街道)三级单位组成的政务微博集群的服务矩阵。

  让文明落小落细落实

  度指数测评,实现了测评全覆盖。

  再则,融入到市民文明行为规范之中,融入到未成年人日常教育之中,融入到典型人物的培育与褒奖之中。银川市始终把“最美银川人”评选活动当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美好银川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据统计,累计从全市基层、服务行业一线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领域中,涌现出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模范和最美集体中评选表彰了580名个人、15个集体。而且,坚持高规格表彰,并按照每人1万元的标准发放奖金,无论是奖励还是规格都是全市各类先进表彰中的最高标准,在全社会向“最美银川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礼遇。

  此外,融入到广泛传播正能量的社会宣传工作之中,融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各项活动之中。截至目前,银川市网上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21.87万人、团队943个,组织活动3万余次,服务时长达73.6万小时。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5年来,银川市先后投入4亿多元,完善了各级各类硬件设施,新建改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700余处;市文化艺术馆新馆、市图书馆数字化改造及总分馆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实行全免费开放,县级“两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建成46个城市文化广场、15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40个示范性农民文化大院;全市277家农家书屋实施卫星数字化升级改造,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逐步完善……银川市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不断提升。

  打造“书香银川·银川书香”是银川市文化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自2013年以来,全市共表彰选树“书香校园”“书香之家”等先进典型136个,奖励各类阅读竞赛获奖者250名,表彰奖励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23名、优秀示范项目50项。连续举办十四届“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000场次以上。组织开展了“宁夏新十景·银川最美景观”征集评选活动,共有7个景观入选“宁夏新十景”,“艾依春晓”等16景被评选为“银川最美景观”。

  银川市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文艺工作项目化管理全面实施,表彰奖励首届“贺兰山文艺奖”成就奖、新星奖14人,作品奖89件;分三批立项资助文艺作品16部、文化活动33项,投入奖励扶持经费1143万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推出。回族舞剧《月上贺兰》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在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国家及国内各大城市开展文化交流演出,累计演出670场。

  “我们注重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主动融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坚持落小落细落实。”银川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约束人、影响人、教育人,推动市民素质持续提升,力促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化,美丽银川向美好银川转变。

  该负责人介绍,首先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工作融入到文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银川市在不断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方面,连续开展了“实施六大工程,建设文明银川”、“美丽银川”建设、“文明细节”行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大活动,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不断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其中,将出租车、机场、景点景区等36个行业纳入窗口行业测评范围,按季度在6个县(市)区、街道社区和重点市直部门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窗口行业”服务、志愿服务及道德模范评选等精神文明重点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程(记者 姬恒飞/文 李靖/图)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