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医院离百姓再“近”些

03.02.2016  07:31

  说起“看病难”,往往大家想到的是大医院的“一号难求”“一床难求”。

  可最近,一位患了感冒发烧的朋友去社区医院看病,也经历了一次“看病难”。

  难在何处?朋友首先“吐槽”的是上下班时间,“不知该说是‘严格’,还是‘随意’,反正就是不方便。”虽然写着上班时间是早8点至晚6点,可朋友下午去时,大夫都准备休息了,护士也很懒散。眼瞅着发烧更严重了,也只能依照大夫的方案治疗,无从沟通。而且,输液只能在上午,不能去太晚,因为会“耽误护士中午下班”。此外,朋友埋怨说这里不给刷医保卡,只因为大夫说没时间。一番波折,朋友还是去了三甲医院。

  一个简单的感冒发烧,到三甲医院去看,这不就是常说的“高射炮打蚊子”么?浪费了医院专家资源不说,患者自己也辛苦。可是,不去行么?照朋友的话说,不行。社区医院确实离家门口近,可光是近了,却不便捷,有什么用?且不说受限于医疗资源条件,大家对社区医院的治疗能力并非要求很高,但单是如朋友所述的服务环境,就与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一愿景差距太大了。

  今年宁夏两会期间,有报道集中关注“医疗服务”这个话题,政协委员们纷纷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儿:比如给小伤口拆线,去社区医院得到的答复是拆不了;建设漂亮、硬件配备完善的乡村卫生所里,药品不全、医护力量薄弱;康复锻炼、健康保健不能在家门口解决,而需要去花费高昂的医疗机构……

  可见,优质医疗服务还没有真正走“近”到百姓身边,最起码,还不够近。

  我们说实现分级医疗是破解“看病难”的“钥匙”,这其中,社区医院被寄予缓解看病难的厚望。实现首诊在社区,以减少三甲医院的压力。近些年的医疗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努力实现病人就医的合理分流。为鼓励病人首诊到社区医院看病,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鼓励三甲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比如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设施,比如凡是医疗参保居民,凭卡可就地报销,报销比例达70%,等等。

  如此来看,就像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首诊到社区医院,应该再正常不过。但是,如果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服务能力跟不上,一次“体验”之后,相信患者也不会再来,最终还是“逼着”患者一窝蜂地向“上”分流,这显然有悖于改革的初衷。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12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9月医院诊疗人次同比提高5.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比提高1.5%,其中三甲医院诊疗人数同比增长9.4%,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同比增长4.5%。或许长期以来,患者对大医院产生了依赖心理,这种观念扭转起来本就不易。在这样就医习惯背景下,如果再被基层医疗机构的环境、服务给“吓”着了,恐怕“小病到社区医院”,只是一厢情愿了。

  分级医疗是把好钥匙,只是好不好用是关键所在。俗话说,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眼下,对于类似社区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还是多倾听患者的意见,缺什么尽快补上什么吧,让方便、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真正走“近”到群众身边,或许,“看病难”有望彻底“治愈”。(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