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27.11.2017  11:18

中国气象报记者柳荐秋 通讯员 郭晓雷

2016年,为确保闽宁镇贫困户有稳定的务工渠道和劳务收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气象局围绕该镇酿酒葡萄、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等脱贫产业开展了以“气象+产业”为主要模式的气象精准脱贫工作,助力移民贫困户增产增收。

   脱贫

  闽宁镇的原隆村是宁夏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周边土地贫瘠,产业基础薄弱。两年前,扶贫企业通过政府招商建设了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将光伏科技与设施农业相结合,形成了食用菌、花卉、茶叶种植和蝎子、蚯蚓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

  去年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把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4栋温室大棚刮倒,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以上。“今年就好了,预警信息帮了大忙。”园区种植生产负责人、宁夏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杨广平掰着手指算,“蝎子市价一公斤两千元,一共13个生态棚,每个棚投放一吨蝎子就是两百万元。遇到特殊天气,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损失将达上千万元。”杨广平告诉记者,现在手机上每天都能收到专门针对原隆村服务的天气短信,及时提醒工人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降低生产损失。

  为满足产业园区内温室种植和生产管理需求,银川市气象局在园区安装了直观展现温湿度变化曲线图的电子显示屏和十要素小气候观测站,指导园区根据天气变化开展生产,也为几大扶贫产业寻找适应本地气候的种植养殖规律提供了数据基础。

  减灾

  闽宁镇地处贺兰山一面山洪冲积扇上,山洪沟多,易发洪灾。2016年8月21日晚,贺兰山中北段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特大暴雨,并引发超50年一遇的山洪灾害,5000多人被困,情势危急。

  自治区气象局加强监测预报和应急响应,滚动提供逐小时雨情和预报预警,连夜赶赴救灾现场开展监测预报,及时提出防灾对策,为政府组织抗洪抢险、转移群众、实现大灾面前人员“零伤亡”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降低了灾害损失。

  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闽宁镇先后出现4次暴雨天气和1次冰雹天气过程,并出现一定规模的山洪灾害。在银川市气象局实施气象助力精准脱贫的帮助下,闽宁镇移民农户未出现因灾致贫和因灾返贫现象,扶贫企业也没有因气象灾害而减产。

  致富

  2015年,银川市气象局和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共同合作,设立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气象野外试验示范基地、酿酒葡萄气象服务工作室和实验室,初步形成了“葡萄服务中心+基地+首席专家”的特色服务模式。市气象局分别安装了小气候观测站和实景观测系统,对葡萄园气象要素和生长发育情况及生产实景进行实时监测。“像这样针对葡萄产区的小气候观测站,全区有五套,实景观测系统全区有三套,不仅能够实时观测,也能及时对酿酒葡萄生长面临的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酿酒葡萄气象首席专家张晓煜说。

  葡萄酒产区气象服务有两个关键点,一方面是种植区域的气象防灾减灾,另一方面是葡萄气候品质论证。银川市气象部门精细化服务受到了酒庄欢迎,“七分原料,三分酿造。酿好每一瓶葡萄酒,都需要掌握更多积温、降雨量等方面的技术参数。”立兰酒庄总经理邵青松说。

  在“气象+产业”扶贫的推动下,闽宁镇已从一个“天上无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发展成为以劳务输出、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为主的移民新村。2016年,闽宁镇光伏农业产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1200万元,葡萄产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300万元,肉牛养殖产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500万元。全镇贫困户每户每年至少有2.8万元的最低收入,顺利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

(来源:《中国气象报 2017 11 16 日二版)

 

银川市明确葡萄产业发展新思路、新目标、新措施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莹)11月17日,宁夏新闻网
话剧《闽宁镇移民之歌》上演
漫漫扶贫路 浓浓民生情         漫漫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