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美水生态在银川大地重现

15.11.2019  22:23

  银川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古有“七十二连湖”的美称,现有“国际湿地城市”的荣誉。过去一段时期,发展与绿色难以找到平衡,其后果是湖泊湿地大面积减缩,城市黑臭水体、黄河银川段水质不达标等。

  水喊脏,人喊苦,脆弱的生态环境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补上“重要一课”。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水域面积只增不减、只扩不缩、只退不占”和“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原则,把“”作为城市建设的首位要素,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集中人力财力辟建6条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扩整连通滨河湿地、开挖银西河、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让优美的水生态在银川大地重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修复、清淤、扩湖、植绿。近年来,七子连湖、华雁湖、海宝湖、小西湖和阅海等10余个重要湿地相继被连通,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集防洪、排水、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成为银川市重要的湿地生态带和风景线。目前,全市湿地面积5.31万公顷,有自然湖泊、湿地沼泽近200个,市区湿地面积占全市面积十分之一。

  水流动起来,还要保证上游水清、下游水净。“倚靠着母亲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我们必须千方百计保证黄河银川段水质‘Ⅱ类进Ⅱ类出’。”银川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川市黄河西岸滨河水系(北大沟段至中干沟段)毗邻黄河,线状湿地、连通水系众多,是保障黄河西岸入黄排水沟水质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银川大片的野生湿地环境,也让种类繁多的鸟儿选择在此安家。

  2018年,银川市利用滨河大道沿线散布的滩涂、坑塘、沟道等湿地进行整治修复和水系连通,封堵入黄排水口,把入黄11条排水沟的水汇入滨河水系,由北大沟排入黄河。在滨河大道中干沟至北大沟段建设8个入黄沟道沿线湿地公园,通过科学配置水生植物,实施火山岩、生物基、石墨烯光催化网等工程,达到改善、净化入黄水质的目的,构筑了良性循环的滨河水系湿地生态系统。

  11月14日,在银川滨河水系永清沟湿地,记者看到,宽阔的水面上铺设了近千张网,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壮观。提供技术支持的泽明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赵迪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些网,它是可见光响应的石墨烯光催化网,可吸收90%以上的全太阳光谱能量参与反应,网膜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即便是在冬季,透过冰层,网膜也可以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能够自净,不黑不臭。

  这一天,是治理后的滨河水系迎接三方比对监测的日子。赵迪介绍,此次水质监测分别在滨河水系永清沟湿地、滨河湿地、第二排水沟湿地、银新干沟和北大沟湿地5个地点进行,这5个湿地放置网膜最长的2个月,最短也有1个月。技术人员分别在进水口、膜区及出水口多个断面取水样,测定溶解氧、酸碱度、温度、COD、氨氮和总磷等多项水质指标。一周后,所有监测结果就可公布。事实上,根据施工方之前的定时采样,经过石墨烯光催化网膜处理后的滨河湿地污染物去除率在40%至80%,COD含量可以稳定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氨氮和总磷可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提升明显。

  在不断扩大湿地的同时,银川通过加大水源地治理,合理使用黄河水,逐步退出地下水采饮,实施了银川都市圈西部供水工程。治理后的黄河水将成为都市圈264万居民的饮用水,流进千家万户。今年底,银川市三区两县居民将率先喝到黄河水。

  11月14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青铜峡黄河取水泵站工程已完成整体设计进度的99%,正进行装饰装修施工。自9月30日西夏水库开始蓄水,至10月18日,已完成对西部水厂的供水,蓄水达到4万立方米。南部水厂厂内管道冲洗已完成,10月30日已开始试运行并将水样送检,预计12月20日完成联调联试,确保12月底如期供水。(记者 徐佳敏)

银川推动水环境持续好转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李阳阳)近年来,银川新闻网
黄河银川段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
  新华网银川10月31日电(记者靳赫)记者从宁夏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