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改写荒塬的记忆——宁夏32年扶贫攻坚纪实(下)

17.09.2015  18:05
发布时间: 2015-09-17 16:29

相关链接
   西海固,改写荒塬的记忆——宁夏32年扶贫攻坚纪实(上)

   在西吉县吉德慈善工业园区,一家家工业企业的入驻,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记者 王猛 摄


   秋意渐浓,层林尽染。

   西海固的山梁沟峁中,一层层梯田,一座座水坝,一条条公路,一幢幢新居,一个个明丽的新农村,都镌刻着扶贫开发的年轮。

    (一)

   2012年4月16日,固原市彭阳县罗洼乡张湾村郭文义一次次回望生活了49年的老家,虽故土难离,仍含泪毅然走出大山。

   送两个儿子上学,让这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常做噩梦。

   家到学校8公里路,隔一条深沟。下大雪,天不亮就要起身,挥着铁锹边走边铲,防不住脚下打滑,拉住这个,扶不住那个,大人娃娃浑身是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迟到。

   下大雨,心急火燎地跑去接娃娃,山洪快把沟坝冲垮了,儿子们跃跃欲试,想逞能游过来。

   “坐得定定得!谁动弹谁就没命咧!”当爹的眼睛瞪得铜铃大,不住大喊,急得舌头打结。

     父子仨隔水对坐,你望我,我望你,直到山洪退了,天已黑透。

   “人和牲畜滚下山摔死的,掉沟里淹死的可不少!”多年后,郭文义提起往事都后怕:“不能让子孙后代再过那种日子,说啥都得走!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是西海固的历史性难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自治区投入移民资金175亿元,对生存条件恶劣,就地发展难度大、成本高的地区先后实施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及“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难题。

   移民走出大山,腾出1271万亩土地恢复生态。寻求新生的人们,身后是退耕还林后的静谧山林,眼前是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二)

     秋风中的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白杨挺拔,胡杨遒劲,处处绿意盎然。

    鳞次栉比的移民房屋美观整洁,饭馆、商铺、集市十分热闹。眼前的繁华令24岁的“老移民”李坤感慨万千。

   13年前,全部家当打成三个大包袱扛在肩上,李坤随父母从海原县郑旗乡老鸦村投奔至此。没想到新居竟让人目瞪口呆:滚滚沙尘裹着碎石四处乱飞,一说话一嘴沙,吃完饭碗底一层沙,今天把地平好,第二天原封不动还是沙。

     椽子上铺些玉米秆权当屋顶,一下雨,人在睡梦中,脸上身上全是泥。“白天看沙漠,晚上看月亮!”咬牙扎下根,日子总算一天天好起来。

     如今,李坤大学毕业工作了,举家搬迁的初衷,挪了穷窝的改变,说起来都是泪。

     成千上万个李坤组成一幅催人泪下的西海固扶贫开发历史画卷。

   2012年以来,兴庆区实行“户均一个庭院”“人均一亩地”“户均一头牛”“户均一人外出务工”“户均一亩经果林”,移民在政府的帮扶引导下创造着新生活。

   “俺们一个月能挣5000元呢!”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一村李生富夫妇家境贫寒,移民后思想消极,手头更紧了。爱飞翔清真兔业安排其就业,老李干劲十足:“钱挣够,技术学扎实,出去盖个棚,自己弄个公司。

   家有两个残疾人的罗军凑过来:“政府给资金、给技术支持我们养兔子,兔乖乖是增收致富的钱罐罐!

   西海固的穷根,在于人口严重超载。30多年来宁夏减人增收,搬迁移民116万人,仅次于三峡百万大移民;每年劳务输出60万人次;少生快富工程少生12.6万人,经验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向全国推广。

   红寺堡留守妇女谢金香刚开了美容店,有了喜欢的事业,也照顾了老人孩子,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娃娃好好学习!

   把孩子培养出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掉穷根,是贫困家庭的希望。自治区投入17亿元进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02年以来投资6亿多元创办六盘山高级中学和育才中学,面向西海固招收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每年为每位学生提供1000元生活补助。

   记者在西海固乡村看到,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教育改变着西海固孩子们的命运,承载起千万个家庭的脱贫梦想。

    (三)

   进入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村,层层叠叠、连绵不尽的梯田涌现眼前,村委会院里鲜艳的国旗随风飘扬。

   40岁的张彩霞当年借住土坯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娃娃饿得直哭,5岁的姐姐照看两个更为年幼的弟妹,大小便糊得满炕都是。“想死的心都有。”张彩霞鼻子一酸:“现在住进政府盖的新房,心里别提多亮堂了。”孩子们上学去了,19只羊在圈里悠闲吃草,院子里停着价值近万元的拖拉机,政府补助太阳能、铡草机,柏油路直通到大门口。

   “穷了几代人,政府帮我们实现了住房梦!”同村的王现明感慨,日子好了,人都变了:过去垃圾随处扔,现在谁看见都赶紧拾起来。过去闲了打麻将,现在爱往文化广场去。

   西海固的难,难在行路、难在住房。1983年以前仅有寥寥几条公路,落后闭塞,许多人一辈子没走出大山。32年来,西海固地区所有乡镇全部通了等级公路、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六盘山机场通航,宝中铁路、福银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形成立体交通网络。2009年以来中央、自治区投资38亿元,危房改造28.7万户,110万群众住上新房。

   西海固的穷,穷在水上。1986年以来宁夏累计投资205亿元,建设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扶贫扬黄灌溉、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等大型水利工程,兴建中小型水库200座,每年向西海固地区引水5亿多立方米,甘甜的黄河水上山坡、跨荒原、穿涵洞,扬上了400米高的亘古荒塬,解决了19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西海固的出路,在于恢复和重建生态。目前已累计造林13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0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万平方公里。

     西海固人民用双手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四)

   “从没见过葡萄的人,靠葡萄发家致富。”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乔文龙后院飘着瓜果蔬菜的清香,十几亩葡萄园一片丰收景象。

     村民徐秀峰盖起了自家酒堡,设计精巧、功能完善,堪称当地一景。

   “种葡萄有啥出路?”同村的张万海、卜春宁不相信,看到乡亲们干出名堂,赶紧找村副书记蔡立德,也要种。全村种植葡萄60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葡萄酒第一镇”。

   “帮助我们贷款搞养殖、搞运输,农民得了大实惠,收入蹭蹭蹭往上涨!”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农民朱兵为村上互助资金千村信贷工程点赞。

     同心县同德村土壤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农民们搓着手,犯了愁。

     种枸杞!专家诊脉,这是枸杞绝佳生长地。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润德枸杞公司,占地400多亩的枸杞园每到旺季,数千农民有了活干,39岁的马如花擦擦额头的汗,“手快些,一天能挣百八十块,有了产业,农民就有了挣钱的路子!

     西海固的脱贫希望,在于发展产业。30多年来,马铃薯从62万亩发展到330万亩,“土豆豆”变成“金豆豆”;硒砂瓜从十几万亩到上百万亩,享誉全国;肉牛饲养量从十几万头到100多万头,肉羊饲养量从100多万只到680万只;隆德县中药材、西吉县、原州区冷凉菜、泾源县苗木、彭阳县肉牛、盐池县滩羊、同心县有机枸杞、海原县硒砂瓜、红寺堡酿酒葡萄成为县域特色产业靓丽名片。

     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脱贫销号重点村均投入近1200万元,到户养殖计划、光伏扶贫等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金融扶贫试验区,插上了助推产业发展“金翅膀”。

   32年的扶贫攻坚,西海固人民“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走出前无古人的脱贫致富之路。

     六盘高峰红旗漫卷,六盘儿女豪情万丈,六盘山河生机勃勃。

     西海固和她的儿女们,正在“中国梦”的感召下,书写更加精彩的“西海固故事”。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用爱温暖寒冬—— 宁夏第6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wRX宁夏红十字会网站管理系统       深冬时节,傲雪凌霜。“90后”小伙小田用一缕冬日暖阳般的温暖爱意,给远方的小患者送去生命的“礼物”。12月15日,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田完成捐献顺利归来,红十字会